從李小舅槓著黃豆進院子開始,李氏的氣已經消了一半了。

她對趙氏好也不過是看在李小舅的面子,生氣多過傷心。

如今李小舅來了,她心裡好受多了,可嘴上還是要嚷嚷兩句。

“你說說你們剛成親時,她真是幹啥啥不會,不全是我幫著乾的嗎?好嘛,這一轉頭就忘了!”

李小舅也嘆氣,“她那個狗脾氣,一不如意就拿娟兒出氣,我實在是懶得招惹她,心疼我娟兒受氣。大姐你就彆氣了,這黃豆不急著還,我家還多著吶。”

一說起這個李氏也默了,趙氏生了兩兒子一閨女,也不知上輩子這閨女遭了什麼孽,投到她肚子裡,動不動就捱打捱罵,可憐的緊。

李小舅在家坐了會,拒絕了李氏的留飯。他家也佃了地,每日賣完豆腐才能下地幹活,也沒有鬆氣的時候。

沈清寧啃著生番薯出了廚房,惹得清秀又說她,“你真是一天這個嘴咋就停不了?”

“唉呀,這一天天沒點子油水,我餓啊!你沒聽說過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嗎?”

“就你怪話多。”

沈清寧看這幾日日頭不錯,“娘,不如這幾天我們把黃豆都做了吧?天好都曬起來,一時賣不完也能放大半年的。”

李氏跟她想一塊去了,“我也想著趁地裡不忙的時候多做些,等地裡忙起來了,也沒那個功夫了。”

“小舅舅拿來的黃豆大概有百來斤,加上奶家的也做不了多久,還是要再多收些。”

“行,那明兒就不讓你爹去扛大包了,忙完家裡的事差不多地裡也要忙起來了。”

家裡的事一般沈大河也都願意聽李氏的,這次讓他去村裡收黃豆,他也麻溜的答應了。

上門去收要比直接去糧店裡便宜一些,像他家這樣需要的量又多的,大傢伙都樂意賣給他。沒幾天的日子他在村裡前前後後就收了幾百斤黃豆。

跟沈大河一樣,其他人也開啟了陀螺模式,李氏帶著清秀見天就在家做腐竹了,兩個小的每日吃了早飯,江氏就接過去帶,一直到吃晚飯才給送過來,惹得小孫氏頗多怨言。

沈觀除了去學堂,在家的時間也是手上不離活的。

沈清寧自從單獨在縣城擺過一回攤之後,李氏和沈大河又觀察過她兩回。他們家的二丫頭確實讓人放心。

算賬收錢就沒有出錯的時候,遇到脾氣不好的人她也不跟人急,和和氣氣的,街上也沒有溜子欺負人。

自此,父母忙的時候,擺攤的任務就交給沈清寧了!

比起在家帶孩子,沈清寧也願意做這個,早上故意拖拉一陣不和沈觀一同出門,來回路上東西都扔進空間,兩手空空的她還有機會在縣城到處看看。

今天沈清寧結束的很早,最近買的人多,那些吃法大家也會了,大多人都選擇買乾的自己回家做,涼拌賣的少了。

她現在換了法子,這吉平縣城大大小小有幾處賣菜的點,她就輪著到這幾處賣,每日依然能賺個百多文。

手裡有了活錢,家裡的日子也好過了,最少在吃食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這日一大早,沈清寧醒來的第一時間就想起昨天從縣城買回來的糖,央求清秀早上做糖餅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