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既然這是來自於徐佑的設計,沒有人會輕易懷疑徐佑的設計是有問題的。

這些年來,徐佑在科研領域上的種種成果,總是重新整理了大家的認知,最後卻又都證明徐佑才是對的。

徐佑會做出如此的設計,自然會有他的道理。

徐佑看出了大家的疑惑,連忙說道:

“我知道大家看到我的這個設計,第一時間一定會覺得這款月球車有些過大了。大家不必著急,請聽我解釋其中的原因。”

說著,徐佑神色自若的講解著了自己的設計理念。

“首先,就是履帶式月球車的設計方向。我知道在這之前,還沒有履帶式結構的星球車,真正的登上外星球,不過這並不代表履帶式結構是一個被放棄的方向。如果我們想對月球進行深入的探索,這是必須要進行的突破。”

。(本章未完!

第526章 沒錯,就是這麼大

以月球現在的地形結構,履帶式結構的星球車,顯然更適合在月球上進行長途奔襲。

“大家注意看,這款新型月球車並不是完全的履帶式結構,而是輪履式的複合結構。在必要的情況下,新型月球車可以切換成與輪式非常相近的結構,讓提升它在平坦路況中的執行速度。”

一邊說著,徐佑一邊開啟了另外一個介面。&n

這是一個彷真模擬狀態下的介面,此時,新型月球車剛剛透過崎區的坑窪路面,進入到了一個相對平緩的路面中。

緊接著,新型月球車的驅動伸縮機構,帶動兩個擺臂將兩端的履帶抬起。

此時,只有履帶驅動輪下的輪子與履帶進行接觸,整個結構轉換成了近似於輪式的結構。

而新型月球車也因為模式的轉換,速度一下子提升了不少。

“大家可以看到,這樣的特殊結構,最大化利用了履帶和輪式結構的優勢,同時規避了兩種結構的缺陷。而其搭載的伏龍系統,也可以根據新型月球車感測器上的資料,智慧進行模式的切換。我們並不需要實時的遙控它,只需要設定目的地,它便可以自動前往目標所在的位置。”

聽完了徐佑的這一段講解,大家對新型月球車的印象都提升了很多。

至少在這一方面的設計,徐佑的確做出了極大的創新,並且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接下來,是能源的部分。因為體型的提升,新型月球車在能源的消耗上,肯定會比之前的月球車要大很多。因此在儲能上面,我們使用了類似於伏龍手機的電池結構,以高密度的儲能方式,讓新型月球車可以在沒有能源補給的情況下,實現長時間的續航。”

在月球上也是分晝夜的,因為主要的能源獲得方式為太陽能,在夜晚的時候,是無法獲得能源的補給的。

這個時候,儲能系統就顯得尤為的重要了。

“除了儲能之外,新型月球車的太陽能電池板,我們也進行了獨特的設計。大家請先看這裡。”

說著,徐佑控制電腦,讓新型月球車在軟體中模擬太陽能電池板展開的過程。

“在這裡,我們使用了特殊的柔性材料,讓太陽能電池板可以以最大的面積進行展開。在陽光充分照射的情況下,只需46個小時就可以將電充滿。”.

可樂要加糖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第526章 沒錯,就是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