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正常行駛狀態下的充電之外,新型月球車還有另一種快速充電模式。

這種充電模式的弊端,是在充電時無法繼續行駛,必須靜止在原地。

但因為太陽能電池板展開後的表面積非常大,可以讓新型月球車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充電。

這種快速充電的模式,適合在陽光充足的狀態下進行使用。

而在電池板的材料裡面,徐佑用到了之前由自己研發出來的柔性電子材料技術。

可以說,新型月球車中的各項技術,很多都不是隻靠一朝一夕研究出來的,而是來源於徐佑這幾年來的積累。

“沒想到還可以這樣進行月球車的電池板設計,真的是完全想不到啊。”

聽到這裡,會場的各位航天專家們,皆是對徐佑的設計充滿著敬佩。

大家越發聚精會神的聽著徐佑的講解,期待著更多新功能的展示。

“接下來,是防止翻車的設計部分。這裡我們採用了不倒翁的設計思路,將新型月球車的重心集中在車輛底部的重心。即使新型月球車發生意外翻滾的情況,也可以馬上恢復平衡,繼續完成行駛的任務。”

徐佑接連不停的講述著數十個新型月球車設計的突破之處,聽得大家只能嘖嘖稱讚。

“以我們現有的火箭運載能力,一次將多輛新型月球車送上月球,也並不是什麼難事。在某些未知的領域,使用月球車進行探索,是比航天員親自探索更適合的方式。如果沒什麼問題的話,我建議儘快開始這種新型月球車的加工和測試工作,最好再下一次征途九號的發射中,就可以讓這種新型月球車登上月球。”

在解析出阿波羅專案中的一些機密資訊後,徐佑越發明白了月球的戰略意義。

徐佑知道,必須在山姆重新獲得載人登月能力之前,在月球最好佈局的工作。

經歷了一番談論,大家一致覺得,徐佑的新型月球車的設計方案,是現有的月球車中,最佳的一種方案了。

很快,徐佑的方案便被提交了上去,便透過了申請。

月球車零件的加工還需要一些時間,趁著這段時間的空隙,徐佑決定進行另一個專案的研究。

之前,從月球帶回來的金屬礦物,研究人員只是進行了較初步的研究,還沒有進行特別深入的分析。

而現在,徐佑已經確定,這些金屬礦物中的鐵,是非常特殊的鐵。

如果能夠將這種鐵加以利用,那起到的作用將難以估量。

想到這,徐佑決定叫林詩一起過來研究。

除了凝聚態物理之外,林詩在材料學上面,也已經有了不錯的造詣。

叫林詩過來,不僅能讓她在科研上面幫助自己,同時也滿足了林詩接觸航天專案的願望。

想到這,徐佑便向上進行申請,想要徵召林詩一起,加入到專案的研究中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

上面一直對林詩也非常,知道林詩是除了徐佑之外,華夏最有能力的年輕科學家之一了。 無錯更新@

徐佑的這個申請,被順利的透過。

徐佑也馬上透過電話,告訴了林詩這個訊息。

“您好,請問您是?”

“是我,林詩。”

“老師?怎麼了,是有什麼要緊的事情嗎?”

在這之前,徐佑在外面做專案時,是很少給林詩打電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