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說的這些都有道理。想一口吃成胖子,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我們的EV光刻機到底什麼時候能用,仍是一個未知數。但同樣的,想要在計算機市場有競爭力,肯定要儘可能做出高效能的晶片。像伏龍手機那樣,靠手機續航來獲得競爭力,在計算機領域上是行不通的。」

相比手機,膝上型電腦的續航並不是那麼重要的指標資料。

多數人使用膝上型電腦,都是會一直插著電源的。

也只有少數使用者,才會經常不插電使用筆記本。

「那徐教授,您的想法是?」

「我的想法是,這兩種方案,我們可以同時進行研究。14n10n程工藝的晶片,我們是必須要研究的,這是我們設計工作的基礎,這樣的晶片也可以用於一些中端的計算機上。如果晶片最佳化得特別好的話,低精度製程工藝的晶片,未必會比高精度的晶片,在效能上有特別大的差距。」

頓了頓,徐佑繼續說道:

「另外,高精度製程工藝的晶片,我們也要同時開始研究。以我們現有的ED軟體,完全有能力準確的設計出5n晶片。一旦我們的EV光刻機可以投入應用,就可以準備開始高精度製程工藝晶片的製備了。」

大家都知道,就算僅僅研究一種14n程工藝的晶片,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更別說,是兩種方案同時進行了。

不過,既然徐佑都對此有這麼充足的信心,大家也再沒有了什麼意見。

其實,要不是人工智慧沒有發展到現在的程度,足以幫助人類去完成晶片的設計的話。

徐佑也是不敢同時開展這兩個方向的。

那樣的話,徐佑會像當初第一代伏龍自研手機一樣,設計出一款處於過度階段的產品,不急著佔領市場。

而這一次,徐佑顯然有更大的野心。

既然已經決定進軍計算機行業,就要做出真正出色的產品才行。

接下來的時間裡,徐佑、樓嵩等人一起,利用算經人工智慧,一起進行著晶片的設計工作。

徐佑等人做的,並不是直接設計晶片,而是試著讓算經人工智慧,學習各種計算機晶片的知識,理解計算機晶片的意義和作用,並準確的對設計出來的晶片進行評分。

這樣的思路,非常像徐佑當初利用人工智慧來對超導材料進行的計算。

因為晶片本身的複雜性,這些工作非常難以進行。

好在,徐佑還可以透過無線腦機功能,與算經人工智慧直接進行資訊的互動。

這樣的方式,也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算經人工智慧的學習進度。

經過無數次的嘗試,算經人工智慧終於掌握了計算機晶片設計的精髓,開始了對各種製程工藝晶片的設計。

透過晶片評分系統的評分,算經人工智慧設計出來的部分晶片,甚至超過了相同製程工藝的其他晶片。

得到了這個訊息後,羅文坤也是興奮不已,連忙找到徐佑,詢問起這個事情來。

「徐佑,我們這的設計出比因特爾、D、水果公司他們,更加出色的晶片了嗎?」

「按照測試系統的評分,的確如此。」徐佑如實的說道。

「這個測試系統……它的評分有說服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