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非侵入式的腦機介面(第1/2頁)
章節報錯
具備可程式設計能力的海島人工智慧,可以依託於海島量子計算機,完成龐大的計算,並解決一些複雜的實際問題。
徐佑有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
如果能將自己的大腦,與海島人工智慧,以某種方式相連線的話。
那組合成之後的智慧體,將是非常強大的。
徐佑的大腦,可以利用大腦模擬模擬這項技能,將各種複雜的反應非常精確的模擬在自己的大腦中。
而海島人工智慧,可以透過海島量子計算機,完成各種計算量龐大的計算問題。
徐佑的大腦與海島量子計算機,正好可以互相取長補短。
這樣的連線方式,非常類似於一種極具科幻色彩的概念——
腦機介面。
關於腦機介面的研究,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家科研機構在做了。
雖然還不至於像一些科幻電影中的情節一樣,利用腦電波完成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操作。
但已經實現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比如說,能將人類大腦中的一些神經訊號,轉化成電腦可以識別的程式碼。
甚至,還可以讓一些殘障人士,透過腦機介面去控制機械臂。
在腦機介面的方式中,分為侵入式與非侵入式。
顧名思義,侵入式需要將腦機介面,直接接到人類大腦的灰質中。
這樣的方式,獲取的神經訊號質量更高,能夠更好的讓人類大腦與計算機相連線。
但與此同時,這樣直接侵入大腦的方式,可能會對組織有一定的損傷,輕則影響到後續的訊號傳播質量,重則引起一些人體的免疫反應。
另一種腦機介面的方式,則是非侵入式。
這種方式不需要在人腦上開口,只需要在腦外佩戴對應的裝置就可以了。
因為顱骨的存在,會對大腦的神經訊號、神經元發出的電磁波等,產生一定的遮蔽、衰減效果。
導致接受到的訊號質量較低,難以透過這些訊號來完成各種指令,更多的只有檢測的意義。
對於現在的徐佑來說,這兩種腦機介面方式,都有著其明顯的缺點。
“哎……總不能為了讓我能夠與海島量子計算機相連線,把我的大腦給開一個口子吧。”
如果徐佑已經八十歲了,倒不介意用這樣的方式進行實驗。
只是徐佑現在才二十多歲,在這樣的年紀,就對自己進行開顱,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至於非侵入式的方式,因為訊號質量較差,是很難透過這種方式,讓徐佑的大腦能夠控制海島量子計算機的。
“最穩妥的方法,還是研究非侵入式的腦機介面。”徐佑想道。
如果能夠想辦法,增強大腦發出來的各種訊號的強度,還是有希望透過非侵入式的腦機介面,完成腦機的連線的。
而除了這種方式之外。
徐佑還有另外一個想法。
那就是,試著直接透過自己強大的腦力,來與海島量子計算機相連線。
這種方式,類似於徐佑透過系統獲得的深度學習狀態與大腦模擬模擬的功能,是以徐佑目前的能力,所無法解釋的。
但這,又都是真實存在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