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就是動力系統的問題了。

常規動力系統,我們已經較為成熟。

可如果真的要讓我們的航母,與世界頂級航母相抗衡的話。

核動力航母是必須要去研發的。

核航母在續航、燃料、補給、隱蔽、綜合作戰等能力上,都要具備更強的優勢。

不管投入多少資金,這都是一項必須開展的專案。

但核動力說起來簡單,想要真正造出一艘核動力航母,難度是非常大的。

目前為止,世界上也僅有兩個國家,擁有核動力的航母。

其中,還包含擁有戴高樂號的法蘭西。

戴高樂號因為很多技術不夠成熟,在實際戰鬥能力上,未必要比常規航母強。

剩下的,就是擁有十一艘核航母的漂亮國了。

這樣的海軍實力,在世界上是獨一檔的存在。

為了維護周邊地區的和平,捍衛我們的權利,保護我們的安全。

我們必須儘快建造出核航母。

“徐教授,核反應堆的建造,確實是現在我們的首要問題。您在這個方面,現在有什麼想法嗎?”

其實我們在核潛艇的核動力裝置上,已經比較成熟了。

但相比排水量萬噸的核潛艇,一艘航母的排水量,可以達到數萬噸。

直接把核潛艇的核反應堆照搬到航母上,是無法滿足航母的動力需求的。

在這一點上,法蘭西的戴高樂號,就是典型的前車之鑑。

“我目前的想法是,先建立一個核動力裝置的數學模型,透過動態模擬,去研究核反應堆的建立方式。”

“沒錯,核動力數學模型的確是我們必須攻克的難關。我聽說徐教授在模擬建模上非常擅長,這塊兒的工作,就麻煩您了。”

範海勝知道,徐佑在理論上非常擅長。

除了物理之外,數學、計算機等知識,也都是徐佑的強項。

這樣交叉型的人才,非常適合進行核動力數學模型的相關工作。

分配完任務之後,徐佑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開始了建模的準備。

這一次的建模,是徐佑有史以來,遇到最複雜的一次。

一個核動力裝置,裡面包括了幾個重要的部分。

比如說,蒸汽發生器中的一回路側、傳熱管、二回路側,主汽輪機組的高低壓汽輪機、汽水分離器等等。

其中涉及的數學公式,估計要寫滿幾個本子。

但徐佑並沒有知難而退。

越是這樣困難的挑戰,越激發起了徐佑的鬥志。

在徐佑的字典中,從來沒有過“放棄”兩個字。

&nbsp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