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我願意前去現場(第1/2頁)
章節報錯
“先從蒸汽發生器開始吧。”
蒸汽發生器,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熱能,把水加熱成為熱水或蒸汽的機械裝置。
說白了,無論是常規動力還是核動力,本質上都是燒開水的過程。
只不過,燒開水的方式不同罷了。
徐佑先是根據代號伍的要求,在電腦中設計著蒸汽發生器的草圖。
根據需求,這個蒸汽發生器,需要負責一二回路的熱量交換。
在進行設計的同時,徐佑也在推導著相關的公式。
“一回路側工質為冷卻劑,將冷卻劑管道沿流動方向分為多個節點,其中需要滿足質量守恆方程和能量守恆方程……”
將注意力投入在模型的設計,以及公式的推導上後。
整個過程,就是一道極其複雜的物理題目。
不過這與徐佑上學時做的題目完全不同。
那些題目考察的相對簡單,很多條件都直接被忽略掉了,只需要根據理想模型去分析就可以了。
而在實際的設計中,要考慮到所有的問題,並不能直接把那些條件都理想化。
另一個困難是,目前國內對於核航母核動力裝置的設計,並沒有太多可參考的方案。
這些內部的資料,多是一些核潛艇的核動力裝置,以及有關漂亮國核航母的一些碎片化資料。
這些碎片化資料,因為獲得途徑的關係,並不能保證資料的完全正確。
徐佑必須要清晰的分辨這些資料的正確與否,來幫助自己進行航母核動力裝置的設計。
就這樣,又是十天的時間過去了。
徐佑完成了數十個模型圖的設計,相關的理論公式推導,足足寫了幾個本子。
整個一套核動力裝置的數學模型,終於完成了初步的設計。
在這十天裡,徐佑明面上消耗的時間是一百多個小時,實際上已經用了幾百個小時的深度學習狀態了。
其中,還有很多是更為高效的心流狀態。
可以說,每個小模型的設計,每一個公式的推導,都包含著徐佑滿滿的心血。
帶著自己做好的數學模型,徐佑和範海勝等人,開始了又一輪的會議。
“徐教授,您真的這麼快就建立好核動力裝置的數學模型了嗎?”
對於徐佑的速度,他們都表示非常的驚歎。
即使是一個團隊,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也很難完成這樣級別模型的設計。
看來,他們所說的,徐佑一個人能夠勝過一個精銳的團隊,這句話並不是說說而已。
“嗯,初版的數學模型已經做好了。”
雖說徐佑對自己的數學模型非常有信心。
但在模型未經歷驗證之前,徐佑還是要給自己留一些餘地。
接下來,徐佑為大家講解了一些模型中的關鍵內容。
將模型從頭到尾講一遍,不知道需要多少天的時間。
而僅僅是其中的關鍵部分,徐佑也花費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去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