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徐佑狀態非常好的時候,才可以用這種神奇的方式,去模擬各種各樣的演化過程。

成功完成了這種材料的製備後,大家都對這一結果感到興奮。

這樣的結果,證明了徐佑的想法,是完全正確的。

這個時候,他們終於徹底見識到了徐佑的能力。

能夠透過不可思議的計算,去準確的預測材料的製備條件。

這樣的能力,他們之前還從未在誰的身上見過,也就只有幾位傳說中的科學家,有這樣神奇的能力。

或許,這就是能夠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與眾不同吧。

“感謝各位老師的付出,才能讓這種材料成功的被製備出來。在這之後,我們還會進行製備方案的最佳化實驗,請各位老師繼續嚴格的對外保密。專案的費用,我會安排崔老師處理的。”

在立項的時候,徐佑就讓崔穎幫忙,跟幾位老師簽訂了保密協議。

畢竟這種材料,可是很可能用於鋰電池的正極材料的,之後的應用價值不可限量。

必要的保密工作,還是必須要進行的。

“放心,徐老師,我們一定會嚴格保密的。費用都不是問題,能幫徐老師的忙,我們就已經非常榮幸了。”

帶著製備好的材料,徐佑回到了自己的實驗室。

接下來,徐佑需要進行一下材料的測試工作。

這些實驗,都是可以在徐佑自己的實驗室進行的。

為了保證自己能更好的瞭解這種材料的性質,徐佑決定親自動手進行實驗。

首先,就是材料超導效能的測試。

這是徐佑必須首先測量的一個性質。

因為在一開始的時候,徐佑正是利用超算,對各種超導材料進行計算,才推出這種材料的存在。

如果連超導的性質都不能滿足的話,那這種材料的性質,肯定是與計算結果不符的。

“又要開始測電阻了啊。”徐佑笑道。

從本科生到大學教授,徐佑始終都沒有擺脫測電阻這項實驗。

有了豐富的實驗經驗後,實驗的操作對徐佑來說,已經是輕車熟路了。

因為這種材料的預測超導臨界溫度,只比絕對零度高一些。

徐佑需要用液氦作為冷卻劑,使環境溫度能夠降低到它的超導臨界溫度附近。

經過實驗後,確實證明了這是一種超導材料。

“超導臨界溫度在3.8K,跟預測值還是非常接近的。”

在徐佑的這套演算法中,往往超導臨界溫度越低的材料,對它的超導臨界溫度預測得越準確。

之後,徐佑繼續進行著這種材料的完全抗磁性與通量量子化的實驗。

最終的實驗結果,都非常的理想。

“除了完全導電性之外,這種材料也是具有的完全抗磁性與通量量子化的性質的。這是一種標準的超導體。”

完成了超導性質的驗證之後,徐佑心裡更加的有底了。

再次證明了徐佑那套預測模型的準確性。

而對於材料其他性質的研究,也都是根據那套預測模型進行修改的。

如果不出意外,對於這種材料其他性質的預測,應該也是沒有問題的。

&nbsp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