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質的突破!(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部分的時間,都需要埋頭在實驗室裡,過著單調乏味的生活。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只有科研成果真正發表的那一刻,苦悶的心情才會得到釋放。
而像這種保密的專案,取得的成果只有內部成員知道。
相比那些可以公開發表的成果,無疑少了很多的讚譽。
也只有那些真正熱愛科研,真正心繫國家的科研工作者,才能甘願做出這樣的選擇。
……
在用簡單的文字,釋出了常壓下超導臨界溫度為150K的材料製備成功的訊息後。
之後的那些有關高溫超導材料科研成果的訊息,並沒有繼續公佈。
徐佑並不清楚,這其中的具體原因。
或許,這可能是在試探什麼。
關於這件事情,國內和國際上都在進行著討論。
“奇怪,距離超導臨界溫度為150K的超導材料被製備出來的訊息公佈之後,後續怎麼一點兒其他訊息也沒有了啊?”
“不知道啊,而且什麼具體資訊也沒有公佈,相關科研團隊都有哪些成員,這種材料的分子式又是什麼,全都沒有公佈啊。”
“不會是在訊息釋出之後,發現這種材料有什麼問題了吧?那條新聞是不是已經刪除了?”
“沒有刪除,還可以查到。確實有點想不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相比國內的討論,國外的討論中,則是以質疑為主。
“華夏發出那個訊息,可能只是想強調,他們的高溫超導機理是正確的。可惜沒有足夠的論據,連這種材料是什麼都沒有說,什麼也證明不了。這麼看來,整個理論,應該是有問題的啊!”
“沒錯, 他們可能只是想讓這個理論,去拿諾貝爾物理學獎吧。但僅僅是一個無人能看懂,無人能驗證的理論,又怎麼可能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呢。”
“華夏的學者,如果不來米國做科研,不加入到米國國籍,是永遠拿不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和菲爾茲獎的。他們的科研環境很糟,那種環境下,不可能誕生世界頂級科學家的。”
對於這些外網中的議論,一些華夏的網友也透過飛簷走壁的方式,加入到了討論中來。
有的華夏網友,說華夏的科研環境並沒有那麼差,和米國正在不斷縮小著差距。
也有的華夏網友,不得不承認一些他們的觀點。
當然,其中互噴的情況,也是非常多的。
而在徐佑釋出了高溫超導機理的論文之後。
某些國外的科研人員,也在進行相關方面的研究。
他們想要弄明白徐佑的理論,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遺憾的是,因為徐佑的這個理論太過晦澀,很多科研人員都以失敗告終。
也有極少數的幾個科研人員,從某些方面,驗證了徐佑這個理論中的一些內容。
但整個世界學術圈,對徐佑的這套理論仍持保留意見。
而這個時候,今年的各項諾貝爾獎候選,已經進入了提名階段。
在諾貝爾物理學獎上,徐佑提出的高溫超導機理,順利進入了推薦名單。
經過諾貝爾獎評委會,對推薦的候選人進行篩選、審定後,每項諾貝爾獎,最多可以頒發給3個候選人。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