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徐佑,你主攻的方向不是物理嘛,什麼時候又研究起演算法了?而且,材料模擬是很難完全模擬的,不是你隨便編幾個程式,就能做出來什麼成果的。”

“徐教授,除了物理之外,數學、計算機等學科,也同樣是我主攻的科目。不管怎樣,先讓我嘗試一下吧。”

“行,資料在我電腦裡,你去看就是,密碼是你媽的生日。”

“好的,我知道了。”

徐佑並不知道,自己現在的計算機水平,到底到達了一個什麼樣的程度。

但至少,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畢設課題,對於徐佑來說,已經可以輕鬆的解決了。

徐佑覺得,掌握好了材料學與資訊學的基礎,並能很好的將材料與模型聯絡到一起的話。

還是有希望透過模擬去解決材料結構的問題的。

徐佑順利的解開了徐洲電腦的密碼,並找到了相關的資料檔案。

透過徐洲電腦裡的各種資訊,徐佑瞭解到了,徐佑在金屬原子簇製備中的方法和資料。

鋁原子簇和鐵原子簇的製備,雖然總體上比較順利,但還是有一些原子數量的原子簇,是沒有成功製備出來的。

至於其他的金屬原子簇,製備起來更是完全沒有頭緒。

這說明僅僅是同一種結構模型,還是完全不夠的。

“想要得到一種原子簇的最穩定結構,需要保證原子簇的勢能是最低時才行。”

很快,徐佑便找到了其中的關鍵。

當原子簇的勢能比較高時,整體結構顯得不穩定,原子簇很容易被破壞。

而找到勢能與空間結構的關係,則成為了問題的重點。

“看樣子,這是一個數學問題啊。”

影響到原子簇勢能的因素有很多,而具體每個因素的影響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想要構造一個精準的,能夠表徵原子簇的空間結構與其勢能之間關係的函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先把幾個影響因素羅列出來吧。”徐佑想道。

首先,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原子的個數。

整體的趨勢上,原子的個數越多,原子簇的勢能越大。

這也是為什麼,當原子簇數量足夠多時,原子簇材料非常難以製備的原因。

其次的因素,便是原子簇的結構方式。

徐佑透過表示原子簇中,各個原子的空間三維座標,去描述原子簇的結構方式。

除了這些之外,徐佑也將其他的次要影響因素也羅列了出來。

透過徐洲電腦中的各項資料,徐佑進行著函式引數的調整和修正。

徐洲在閒暇時,看到徐佑認真的樣子,心裡不禁對徐佑誇讚起來。

“不愧是我徐洲的兒子啊,不僅天資過人,學習態度也非常認真。可惜時間有點短,要不然他還真說不定做出什麼成果出來。”

這個時候,徐洲自然是不會對徐佑抱有什麼期望,也只是把徐佑當成一個實習的本科生去看待。

徐佑在寫滿了一篇又一篇的草稿紙之後,終於得到了一個滿意的函式關係式。

“這樣一來,原子簇的勢能就可以表示出來了。”

徐佑已經對之前的資料,進行了多次的驗證,確保這個函式公式得出的結果,與真實值的誤差是非常小的。

而透過這個函式公式,也解釋了為什麼個別原子個數的原子簇,是難以透過同樣的結構去製備出來的。

完成了函式公式的設計後,徐佑帶著公式找到了徐洲。

“嗯?這個是什麼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