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的,才剛剛開始第三題的作答。

而且,還不包括一些跳過的部分。

當然,複賽依舊有很多同學,已經徹底被題目擊潰,選擇提前退出考試。

他們只能遺憾的承認,競賽並不是屬於他們的戰場。

他們也不過是普通高中物理稍好一些而已,還是安心回去準備高考吧。

“第七題,其實也並不是太難啊。”

一道動力學的問題,主要考察剛體受力分析。

思維難度中等,只能說計算量稍微大一些。

三個小問,徐佑前前後後列出了二十多個式子。

雖然物競是可以使用計算器的,但有些較簡單的計算,徐佑直接自己筆算出來了。

這也是徐佑總結出來的一個經驗。

除非是特別大的數,或是特別難解的方程,筆算可能比計算器要方便一些。

二十五分鐘的時間,徐佑完成了第七題的全部過程。

剩下四十多分鐘的時間,解最後一道題,可以說是綽綽有餘。

壓軸題,一道動力學的電磁感應問題,需要考生自己設出合適的引數,進行計算。

題目本身沒有太大創意,難點還是在於過程比較繁瑣,計算量比較大。

不過,在三十分鐘的時間後,徐佑還是順利的完成了。

解完最後一個資料,徐佑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了。

複賽的試卷,還是非常夠勁的!

遠比預賽的考試更有挑戰性。

美中不足的是,題目顯得有些復古和套路,缺乏一定的創意。

看得出,出題老師多半是拿一些以前的題,改了改之後,拼湊出來的一張試卷。

要是徐佑以後有機會自己出題,一定不會這麼的草率的。

最好是出一些連書上都沒有的題型,那樣才有趣呢。

想著被考生背後罵著魔鬼的場景,徐佑感到一種莫名的惡趣味。

“這個孩子,怎麼好像在笑呢?”

監考老師也注意到了徐佑。

在眾多愁眉苦臉的考生中,徐佑顯得非常的特殊。

不僅表情非常輕鬆,似乎還想到了什麼高興的事情。

帶著懷疑,監考老師踱步大徐佑身邊,看起了徐佑的考卷。

竟然每道題都答得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