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細雨重塑(第2/3頁)
章節報錯
二人都穿有斗篷,只有寧文桓多穿了一件披風,因為他還要騎馬,而這有助於騎馬。
這一刻,無論是他,還是面前這個用劍指著自己的哥哥。
腦子裡都回憶起了二人從小到大的過往。
一起練武,一起被父親訓斥,一起承受處罰,一起面對仇人的襲擊,痛哭父母被殺。又想起帶著父親的其他徒弟去投奔遙遠的親人,然後……半路遇到雲媛,哥哥救下了剛從墳墓裡爬出來的亦雪,而他陰差陽錯重遇雲媛,哥哥認亦雪為乾孃,他又慢慢愛上了哥哥喜歡的女人。雙方再重逢,又產生了愛上同一女人的對峙,展開對決,最後自己輸給哥哥,離家出走,而再回來,就再也沒見過哥哥,直到現在……二十三年後的今日!
哥哥卻用劍指著自己,就像要殺了自己似的,那滿眼仇恨以無法表達。
兄弟倆對視著,一個較勁,一個完全放鬆了自己,相信他們在心中是很信任對方的,只是有些不解,有些誤會。
可寧文桓卻一言不發。
而寧蘇桓也不發一語!
興許他知道哥哥想詢問自己的事,可他被兄弟重逢和見到哥哥的情緒衝昏頭腦,沒想到那一方面,他所想的……只有跟哥哥擁抱。
然而,面對哥哥此等犀利、質疑質問的眼神,他有些不敢,不是相信哥哥會對自己動手,而是感到慚愧,和無盡自卑。
回想起二人一起爭雲媛時,其實誰都沒明面表達。
雲媛在場,兄弟二人就暗地裡較勁誰對雲媛更好,明眼人也看得出來,然而云媛很單純,她當時全當寧文桓是替哥哥照顧自己,而等哥哥回來還做這些照顧,只是習慣罷了,雲媛也一直拿他當做弟弟。
別人都看出來了,就更別提這兄弟倆了。
大哥寧蘇桓,弟弟寧文桓。
二人族譜範“桓”字,但都將桓字放在了第三個字,其實二人應該叫桓蘇桓文。蘇文是師伯的字,也就是二人父親的師兄。師兄曾為了二人父親而死,為表紀念取給孩子的名。
父親覺得文字和蘇字放中間更有當代起名的規範和涵養,再加上對師兄的進一步尊重,於是將桓蘇和桓文改成了蘇桓和文桓。
二人的名字,寓意深厚,故事性非常豐滿。
細雨一點點覆蓋,將二人的頭髮和衣服淋溼,場面緊繃,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這……”
“閉嘴!”
寧文桓想說話,可是被哥哥咬牙切齒的悶吼制止,哥哥頭抬得很高,下巴上揚而表現出來的佔理性越發明顯。
哥哥的聲音非常成熟,沒有了當初美男子般的治癒嗓音。
文桓不知哥哥為何這樣對自己,他還是想不到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麼讓哥哥如此對待。
“我……”
“說了!閉嘴!”
他又一次被打斷,哥哥迅速用劍拍打了他的腿部,速度快到他都沒有反應過來,劍又回到了原點,指著他的脖子。
而這,使他單膝下跪,姿勢隨著氣氛和環境很像是認錯受罰。。
“是我!”
“我是你弟弟!”他也迅速的重強調著怒吼。
“不,你是聯團餘孽!”
蘇桓的聲音亦正亦邪,充滿了奇妙的邪魅感與說服力,憎恨和情感並存,代入感十足。他的嗓音比風升和蕭攸策還要具有男子氣魄,魅力十足。
此話一出,他瞬間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