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形同陌路(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果義軍敵視金軍,那金軍自然少不了與其做過一場。
如果義軍可放棄獨立自主性,接受金軍的收編,那自然就可免去一場刀兵。
所以最終的選擇不在金軍而在義軍,到底是接收金軍的收編還是繼續保持獨立王國,這便是義軍要考慮的大事。
張玄的心思其實不言而喻,張玄不管在之前還是現在,一直是敵視金軍的。
雖然當初迫於形勢沒有追究李維涼自做主張聯絡金軍的事情,可如今擺脫了危機,張玄的心思又重新活絡了起來。
張玄雖沒明說,可意思已經擺在臉上,以抗金而自立門戶!
與張玄的抗金主張不同,剛剛回到義軍的李維涼就主張接受金軍收編。
除了張玄與李維涼二人的不同意見外,義軍內部還有一種不抗金而繼續保持自立的想法。
這個想法也是義軍內部最主流最多的想法。
如果說沒與夏軍打仗之前義軍還有與實力不匹配的野心的話。
可與夏軍幾次戰役過後,義軍狼狽的戰績,也讓義軍收了不該有的心。
區區幾千夏軍就如此難對付,這次面對比夏軍還厲害,號稱有十萬之眾的金軍,義軍大部分人都提不起抵抗的心思。
看清楚了形勢,覺得抗金毫無勝算的義軍內部,對張玄的抗金主張並沒有多大支援。
已經過了熱血沸騰的日子,遭受過社會毒打的義軍中下層現在很現實。
如果能保持獨立自主自然最好,如果不能,接受金軍收編也不是不成,可唯獨抗金是最下的下策了。
義軍大部分人的不支援,讓張玄頗為惱怒無奈。
張玄討厭金軍想要舉起抗金大旗,可下面人的百般阻撓陰陽怪氣,讓張玄也不得不慎重考慮大家的意見。
對張玄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怎麼彌和內部分歧,尤其剛回來的李維涼。
這李維涼自打從金營回來,就像被金軍灌了迷魂湯一樣,逢人便說金軍的好。
尤其是這段時間,李維涼拉攏一眾人與他作對,更是想要說服大家跟他一起接受金軍的收編。
可以說因為李張二人的政見不同,導致二人從以往的親密無間逐漸形同陌路。
尤其是這段時間以來,二人因重重矛盾而關係越走越遠。
二人的感情也在逐漸消散,關係變得越來越澹,沒了親密更多了幾分疏遠。
在李維涼看來張玄變了,為了他自己心中的喜惡,以及抗金大義的名頭變得自私自利起來。
現在更是不顧現實問題,想要拉著全體義軍兄弟為他心中的個人喜惡而陪葬。
張玄的所做作為是李維涼所不能容忍的,在李維涼看來,大家造反是為了自己以及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
如今眼看著河湟好不容易就要趨於和平,沒了貪官汙吏沒了夏軍的殘忍暴虐,百姓安安穩穩過日子豈不是更好。
並且義軍兄弟投靠金軍也可以有個好的出路。
若隨了張玄的意思,戰端一開百姓生靈塗炭,義軍也是十死無生!
最後的結果除了全了張玄一人的名譽之外,對義軍對百姓都沒有好處。
二人的矛盾最終也因為政見不同導致二人友情散盡,逐漸走向兩條不相同的路線。
就在義軍內部矛盾重重之際,與此同時金軍則在穩定河湟西部之後,決定派出使者對義軍先禮後兵。
三月十四日,隨著金軍使者攜帶收編條件的到來,也讓李張二人的矛盾最終一觸即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