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國庫虧空(第1/2頁)
章節報錯
興慶府黃家是傳承百年的大家族,府上歷年以來經營絲綢、藥材、糧食、木材等物。
其商道通行全國,遍佈公門民業,被好事者稱為夏國一富!
以往黃府門前車水馬龍,拜訪人群落落不絕的黃家,今日卻顯得格外安靜幽森。
黃府內亭臺樓閣,假山怪石,花壇盆景點綴其間,照映著黃府猶如塞上江南一般。
如此多嬌美不勝收的黃府,今日卻散去江南煙雨,府內盡是鐵甲鋼刀,一副崢嶸殺意!
黃府內的一群丫鬟僕人,被一眾滿臉橫肉的夏兵團團看押在前院,嚇的府中下人瑟瑟發抖不敢輕舉妄動。
除了前院的森森殺意外,在中後院,同樣有一大群夏兵來來往往。
夏兵粗暴的開啟各個房間的大門,將內裡的人群趕出來,爾後噼裡啪啦一堆亂翻,留下一片狼藉!
隨後夏兵將各種值錢的器具箱子,抬到院子中堆積一塊。
此刻黃府中的女卷男丁全部被趕了出去。
黃府的主客廳中,除了一身粗布麻衣的黃老爺外,只有高逸的兒子,現任樞密院直士的高良惠。
高良惠今年四十許歲,正是仕途壯年之際,其為人潔廉忠懇,有經世之才。
在原時空夏獻宗時,任右丞相一職,內鎮百官,外歷將士,是夏國曆史上不可多得的良相。
如今在夏國政局不顯的高良惠,雖然還名聲不顯,但也初露頭角,任展風華。
這次夏國朝廷為了籌集軍糧與救災糧食,高逸不放心其他人,便派出自己的兒子來親自督辦此事。
而高良惠在收命令後,果然不負所望,不到幾天時間就將夏國內部的一眾糧商調查的一清二楚。
數天以來,高良惠接連在城中封查糧庫,查抄眾多糧商。
直至今日,高良惠已經為朝廷獲取各類糧食三萬多石。
可這點糧食對河湟軍需,以及救災來說就是杯水車薪,根本不夠!
時至今日,面對龐大的糧食缺口,高良惠只能將目光從之前的小魚小蝦身上,轉移到黃家這條大鱷身上。
唯恐打草驚蛇,逼得黃家提前轉移糧食,高良惠今日一大早就點齊一眾甲兵,速戰速決將黃府查抄!
在未查抄之前,高良惠原本以為黃府會有大收穫。
卻不想在查抄黃府後,黃府的真實情況卻令高良惠大失所望。
不知是黃家早已經敗光了家財,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還是黃家狡兔三穴早有準備。
反正高良惠忙碌了一天,從黃家查抄出來的糧食還不夠一千擔!
甚至連其它浮財也價值不過一千貫罷了!
這一大出所料的情況,令之前信心滿滿的高良惠瞬間變得驚疑不定。
在黃府一無所獲的高良惠,不得不轉變策略,看能不能從黃府家主口中問出真實情況來。
自打高良惠留下黃府家主詢問以來,已經過去了一個時辰。
可黃府家主除了一開始表示沒有隱瞞之外,其餘時間一直沉默不語,就在高良惠旁邊一直靜靜喝茶,也不搭話。
一臉肅容的高良惠,在士兵第三次進來稟報沒有半點收穫後,高良惠也不由放棄了之前掘地三尺的打算。
事情已經很明顯不過了,已經將黃府裡裡外外翻了個遍,依舊沒有在黃府找到密道或藏東西的地方。
黃府中的財物恐怕就真的剩下院中那堆積的一堆了。
不甘心就此一無所獲的高良惠,看著一旁冷笑連連,看他笑話的黃府家主,心有所思,開口道:
“黃老爺何必這麼固執了,要知道黃白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留著這些東西只會全家遭禍。
倒不如交出來,捐獻給朝廷,以解朝廷燃眉之急。
如此朝廷也會念得黃家的好,黃老爺可為全家免去一場禍事,這樣不好嗎?”
“哈哈!”一旁老龍鍾態的黃老爺,聲音沙啞的笑了笑,看著高良惠猶如看跳樑小醜一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