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河湟谷地(第1/2頁)
章節報錯
明昌十一年九月至十月之間,吐谷渾地區的南路金軍,一直沒有越過西海(青海湖)進攻赤嶺附近的夏軍。
而是在吐谷渾故地趁機休整募兵,一方面分兵進駐四如地區,一方面接收從各地趕來的吐蕃軍隊。
新來的吐蕃軍隊因為之前分屬各不相同的原因,金軍不能將其立刻投入戰鬥。
只能耗費時間,緊急磨合吐蕃軍隊的戰力。
這一次金軍分出去了四千漠北兵馬,但收穫了高達兩萬多吐蕃軍隊。
這些吐蕃軍大多數都是各部落常備精銳兵馬,所以在戰力上來說並不會太低。
除了武器裝備不如夏軍外,就戰鬥意志、戰鬥技能上來說,這些吐蕃軍比之夏軍有過之而無不及。
除了相互不熟悉需要耗費一點時間來磨合外,在其他方面來說,與金軍配合起來還算默契。
畢竟金軍八旗內部也有吐蕃三旗,說起對吐蕃軍的熟悉度金軍並不陌生,用起來還算順手。
就在南路軍磨合士兵,徵集糧草,為接下來的大戰做準備之時。
之前金朝與吐蕃雙方簽訂的《吐蕃歸金書》一文,被睿親王完顏琮派人快馬加鞭,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經河西、漠南,快速送往中都。
此時因為事件剛剛發生,因為吐蕃地處高原偏僻之地,訊息傳播緩慢。
所以吐蕃已經歸附金國的訊息,除了小範圍流傳外,外界還並不知曉。
所以在十一月、十二月之間,吐蕃大地上依舊一片平靜,看不到半點戰爭陰霾籠罩的跡象。
好似一切是那麼的歌平升舞,吐蕃依舊是那個吐蕃一樣。
直到年關翻過,夏軍河湟守將的一封緊急告急書送至興慶府皇宮中,夏國高層這才大驚失色的發現,吐蕃竟然在不知不覺間歸金了!
這則從河湟傳來的訊息,對夏國來說是天翻地覆的大地震也不為過!
訊息傳開後,夏國朝堂民間一片譁然,可謂舉國震動!
夏皇李純佑在收到告急信的第一時間,當即召集文武重臣商議對策。
打算探明吐蕃歸金後,對夏國是否有不可挽回的影響。
……
收到皇帝的召集後,夏國文武重臣不敢耽擱,全部齊聚一堂,眾思廣憶,討論吐蕃歸金對夏國的影響以及對策。
現任樞密副使的高逸,最先就吐蕃歸金事件提出看法道:“吐蕃的去留看似與我關係不大,其實不然!
吐蕃歸金不止會威脅我河湟谷地,更會從南面腹部威脅隴中地區。
在老臣看來,當下已經不是討論沒有看顧好吐蕃,讓吐蕃歸金是屬於誰的責任。
而是應該考慮接下來該如何低消金軍藉助吐蕃對我河湟與隴中的威脅!
咱們已經丟了河西,河湟一定不能再丟了!
否則金軍佔據河湟,便會藉助河湟地勢,對我隴中居高臨下頻繁劫掠騷擾!
且丟了河湟,就會將蘭州暴露在金軍兵鋒之下!
如果讓金軍與宋軍在蘭州成功會師,我西北半壁江山將會山陷海覆,不為我所有!
蘭州的大軍是朝廷在西北的最後一支主力大軍了,這支大軍如果沒了,敵軍就可順勢北上,一路直指興慶府!
諸位,屆時就真的無力迴天,我大夏不亡也得亡了!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糟糕的局勢出現,朝廷必須要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河湟!
只有守住河湟,這盤棋才能繼續盤活,與金軍僵持下去,否則我等就都是夏國的歷史罪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