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涼州之戰完(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從這也能看出,一步慢就步步慢,一步快就步步快。
若能在冬季來臨之前拿下整個河西走廊,打通東進的道路,等來年開春後,金軍就可在三四月份拿下隴西,與宋軍在蘭州會師。
爾後便可在五六七八月份結束隴西戰事,趕到冬季來臨之前,攻入河套地區。
等到第三年,金軍便可徹底的將夏國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如此也就可以理解金軍為什麼一直在搶時間,快速再快速了。
畢竟現在快一步,就可為以後節省一年的時間。
而現在慢一步,就有可能多拖延出一年的時間。
一年時間可節省多少人力物力?
會不會打仗後勤最能體現,也是不可爭議的事實。
現在多節省一年的力量,以後南征就能多出一年的力量。
所以在這種關乎全域性的重要節骨眼上,金軍必須爭分奪秒,不能浪費任何一點時間。
……
就在涼州戰場僵持不下之際,速不臺與孛木律合達二人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決定對暫且放棄涼州。
對涼州圍而不打,將兵力全部掉往昌松地區,看能不能從昌松地區尋到破局關鍵。
於是七月十三日,金軍除了在涼州外圍繼續留有兩千兵馬包圍涼州外。
其餘一萬八千鐵騎全部調轉馬頭,向著涼州東南部的昌松地區疾馳而去!
金軍這種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根本無法瞞過昌松地區的斡扎簀。
畢竟兩軍斥候遍佈戰場內外,百多人的行動或許無法察覺。
但萬人以上的這種大規模行動,只要沒眼瞎,是個人都能看見。
當然金軍也沒有隱瞞,隱瞞也隱瞞不住,就這麼光明正大的直撲昌松。
於是夏軍斥候風聲鶴唳,聞風而動,斥候落落不絕的將一條條訊息傳回昌松的夏軍手中。
最終訊息經過層層匯總,抵達斡扎簀手中,得知訊息後的斡扎簀一眼就判斷出金軍的意圖。
這是衝著他來的啊!
於是在七月十四日,斡扎簀登上昌松城頭,目視遠方,接著便有了雷聲大作,大雨瓢潑的場景。
站在城門樓屋簷下避雨的斡扎簀,藉著金軍到來前難得的安寧時間,仔細斟酌著自己的部署是否有漏洞。
斡扎簀之前在撤到昌松後,將兵力主要沿著石峽關與烏鞘嶺一帶部署,在昌松只留了一千人馬,算作是一個預警前端。
斡扎簀這麼部署,也是有其原因的。
雖然昌松地處河西走廊進出的咽喉地段,但昌松畢竟是一座小縣城,城牆低矮的昌松根本無堅固可言。
畢竟昌松的作用一直以來都是用作石峽關與烏鞘嶺的大後方,是石峽關屯糧屯兵的一個後方據點。
昌松的作用不是用來對付西面之敵的,而是用作對石峽關與烏鞘嶺的後方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