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軍的滅亡,對夏軍整體戰局,帶動了不可挽回的連鎖反應。

首先一點,宣化軍滅亡後,金軍女真正白旗,與蒙古正白旗兩白旗,就能騰出手,支援其他戰線上的金軍。

從而導致金軍在整體與區域性上,第一次形成了兵力優勢上對夏軍的碾壓!

如此就導致李安全所部成為了繼宣化軍之後的第二個覆滅物件。

李安全所部共計四萬左右,在午時開戰前,在第一時間遭到西平軍的反戈一擊。

從而導致李安全所部在開戰之初就落入下峰。

等李安全在損失一波,終於調整陣型,站穩腳跟與西平軍進入僵持階段後,卻又遭到了完顏綱所部,五萬步騎大軍的密集進攻。

在此時,可以說是李安全以一己之力獨自對抗七萬敵軍,說是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也不為過。

當然,這種中流砥柱李安全肯定是不想當的,可他不想當也沒辦法。

他所處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他如同一顆吸鐵石一樣,源源不斷的吸引著金軍的目光與火力。

以四萬對七萬,其中還要獨自承受兩萬金軍騎兵的狂轟濫炸,李安全一直能堅持至今,已經是託了營盤、塹壕的福了。

果然等兩百旗騰出手後,速不臺選擇了支援韓童年戰場,而孛木律合達則選擇支援了完顏綱戰場。

等孛木律合達的這一萬多眾有生力量,陸續加入戰場後,早已經搖搖欲墜的李安全所部,連兩刻時都沒擋住。

在太陽落山之前,李安全所部全軍崩潰!

……

如果說宣化軍在戰敗之前,還能與金軍打的有來有回,甚至讓金軍最後拼盡全力一擊,才能擊敗的話。

那李安全所部的表現就差的太遠了。

說敗就敗,連個預兆都沒有,就連金軍都沒有反應過來,李安全大軍就在突然之間,漫山遍野的潰逃。

面對已經局勢失控,建制散亂的大軍,鬱悶糟心的李安全也沒有辦法。

知道麾下大軍指望不上,但沒想到會敗的這麼幹脆!

看著已經沒指望了的戰局,李安全最後嘆了口氣,選擇了轉身逃走。

至於留下來英勇就義,抱歉,李安全並未想過,自私自利的李安全也不是那種能為國捐軀之人。

於是在李安全逃走之後,失去指揮,猶如一盤散沙的夏軍就更加不堪一擊了。

金軍兩萬多騎兵,於戰場上四處馳騁,追殺潰散逃命的夏軍。

而潰敗後的夏軍,也一分為二,一部選擇向涼州軍所在的位置逃亡,一部選擇向黑山上的玉門關逃亡。

面對夏軍的分散而逃,早有準備的金軍,怎麼會讓他們這般簡單的離去。

金軍兩萬多騎兵直接策馬劃出一道大弧線,在夏軍還沒有逃離至黑山腳下之前,就以經堵住了夏軍向黑山逃亡的路線。

等夏軍潰兵千辛萬苦,躲避過一路上的追殺與危險,好不容易抵達黑山腳下之後。

卻面對的是早已嚴陣以待,予以夏軍迎頭痛擊的兩萬金軍騎兵。

面對亂作一團,猶如烏合之眾的夏軍,金軍連騎射都省了,直接一波衝擊,就將逃離至此的夏軍打的反身四散而逃。

也有已經感到絕望了的夏軍,並沒有再一次逃離,而是選擇就地投降。

果然,面對扔掉武器鎧甲,跪地求饒的夏軍,金軍騎兵並沒有為難,只是策馬從身前衝過,選擇去追殺逃亡的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