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一路反殺到西夏腹地來。

這也是金國西征北戰,而西夏一直在一旁乖乖看戲,不敢亂動半分的原因。

很簡單的道理,打不過。

打不過就是打不過,沒有其他複雜的原因。

如果是宋軍在北方胡亂動手,西夏早就抄宋軍的後路了,還能讓你趙宋在北方放肆佔地盤。

我打不過金國,還打不過你趙宋嘛!

任何國家的對外策略都是以敵方的強弱而制定的。

敵方強,則戰術眼瞎看不見,敵方弱,則維護正義打出屎!

西夏對如日中天的金國沒法反制,便只能裝作什麼都不知道。

你打你的,我過我的。

等金軍打完之後,往西、北方加派兵力,以防金軍殺紅眼了,殺到自己的地盤來。

西夏裝眼瞎,而西域旁邊的吐蕃,卻沒有任何反應,依舊半死不活的狀態,過自己的分裂生活。

如果吐蕃名將論欽陵復活,看到吐蕃現在這副躺平的鬼樣子,估計能氣的吐血三升。

吐蕃現在的座右銘就是,爭霸太難,還是躺平好,你要有能力就來統一我,要是沒能力就地圖開疆去吧。

而南方的趙宋對金國與遼國的大戰,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如果說西夏是有賊心沒賊膽,吐蕃是沒賊心沒賊膽,那南宋就是賊心賊膽都有,卻沒有賊力。

北伐,北伐,說出來容易做起來難,一但北伐,那將是一場曠日長久,遍佈大江南北的金宋大戰。

西起秦嶺大散關,至東方淮河流域,遍佈萬里的邊境線上,將會處處烽火狼煙。

屆時兵荒馬亂,人命如草芥,中華大地,就會步入秦末、三國時期的亂世。

國家一切資源都為戰爭服務,不是一方相停下來,就能停下來的了。

這也是趙宋到目前為止還不敢動的原因所在,一切未準備就緒之前,北伐不可取。

其實到現在這個時候,東亞國家都明白過來金國的企圖了。

金國在為統一而行事。

但明白歸明白,主動權在金國手裡,其他國家只能被動防守。

實力不夠,想掌握主動權,只會被打臉,死的更快。

如果宋夏兩國精誠合作,到還可掌握主動權。

可兩國各懷鬼胎,都巴不得另一方主動挑釁金國,然後將金軍的火力吸引過去。

進而讓金國與對方都陷入到戰爭的泥潭中無法自拔,而自己在後方練內功,做黃雀。

兩國的這種不信任與互相拆臺,就讓兩國根本沒有合作的可能。

所以現在的局勢就是,金國到處開疆擴土,國力大增,讓其他幾個國家如芒刺在背。

但因為各國相互矛盾與不信任,便只能幹看著,而不能阻礙金國分毫。

金軍西征大軍從八月份開始全軍東撤,一直持續到十二月,金軍才回到國內,各歸駐地。

而遼國俘虜,被全部賞賜給了西征大軍士兵做奴隸。

遼國質子與公主命婦等繼續東進,一路押送五國城,與王罕、札木合等人作伴。

只有遼國的渾忽公主被護送中都進宮奉皇。

而賠款歲幣等,完顏璟連面都沒見著,直接一紙詔書,賞賜給了西征大軍做賞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