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夏軍高層決定觀望局勢變化,暫且不動,同時大肆派斥候打探金軍情報,以希望摸準金軍行動。

會議散去,籍辣思義心中煩躁不安,卻還要強顏歡笑與眾人道別。

今夜軍議,對別人來說或許無關緊要,可對籍辣思義來說卻是大為不妙。

籍辣思義為何在會上屢次要求調動左翼援軍?

不是他真的多麼忠心衛國,也不是他多麼愛護前線將士,而是他有著自己的小心思。

首先,籍辣思義害怕南峽谷的金軍就是金軍主力,若真如此他就危險了。

他的涼州大軍可就在昔裡鈐部不遠處啊,若昔裡鈐部有個三長兩短沒擋住金軍,那下一個倒黴的肯定是他。

屆時是以兩萬多籍辣思義麾下的涼州軍,怎麼可能擋住金軍主力,這不是痴人說夢嘛!

自己一旦戰敗,要麼被金軍殺死,要麼被人推出去做替罪羊,爾後被朝廷殺死!

反正不管如何,最後皆是逃不過一死!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不利的情況發生,籍辣思義必須要援軍!

哪怕南峽谷不是金軍主力,也必須誇大其詞說他就是金軍主力!

所謂死貧道不如死道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什麼朝廷大局,什麼大軍安危,這關自己何事?

與其被別人當棋子做替罪羊,還不如拉著大家一起上!

最起碼大家都打了敗仗,都是主要負責人,法不責眾,朝廷也就不好追究了。

也只要這樣才能死裡求生,否則就真的身死如燈滅了。

這也是籍辣思義在會上不甘心,一定非要援兵的主要原因。

不是心懷寬廣,實在是唇亡齒寒!

在籍辣思義看來,自己若不求援兵,不提前將自己的困難與意見說出來,那真等南峽谷出了大問題,可就遲了。

如果金軍真從南峽谷突破,那到時候作為唯二駐守南峽谷的將軍,眾人自然會將大軍戰敗的責任推到自己身上。

所以與其說籍辣思義是在心懷將士,倒不如說他是在自救。

至於南峽谷會不會戰敗,在籍辣思義看來這都不重要。

不管有沒有危險,增加南峽谷的安全措施總是不會錯的。

總不能臨時抱佛腳吧?

就怕臨時抱佛腳來不及了。

而與之相對,作為左翼主將的浪訛遇移,他與籍辣思義意見相反,也非他多麼的深明大義,而是他私心做怪。

說白了,浪訛遇移的駐守任務是黑山左翼,防備金軍迂迴繞道,而南峽谷的得失與他不幹關係。

南峽谷守住最好,若真守不住,那也是昔裡鈐部與籍辣思義的責任,跟浪訛遇移並未有功過。

守住南峽谷對浪訛遇移沒功,守不住對浪訛遇移有過,這種情況下浪訛遇移自然不願去沾染麻煩。

公心,私心,一兩句根本說不清楚。

就連嵬名令公不也在會上打算坑李安全呢,只不過被李安全一眼看穿,沒上當。

合作又鬥爭,搶功又推卸責任,各種矛盾的小心思圍繞著夏軍高層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