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朕意已決(第2/2頁)
章節報錯
調兵東進,擋住陝西方面的金軍,如此我軍便有了六成勝算!
只要擋住東、北方面的金軍,朝廷便能集中全力西進,只要擊敗西面金軍,我軍便有八成把握!
如不能快速擊敗西面之敵,那我軍只有在西面守住城池關隘,與金軍打持久戰。
只要我軍民萬眾一心,就能耗著金軍糧草殆盡,直至金軍主動退去,與我議和!”
眾人聽後皆各有所思,卻無一人出言贊同或反駁。
臣子不敢反駁,是因為他們也沒有把握擊敗金軍,若是此刻出言反駁,讓嵬名令公抓住話頭來一句“你行你上”,那就尷尬呢。
殿內的眾人都很聰明,有把握的仗早就搶著上了,那能輪到嵬名令公在這大放厥詞。
但遇到金軍這種沒把握,甚至大概會戰敗的事情,滿朝軍神、兵仙,衛霍之才一個個開始變得謹言慎行起來。
於是一眾明哲保身的朝臣皆做出一副思考之態,不發一言,殿內一時變得鴉雀無聲。
李純佑看著滿堂沉默的眾臣,心裡沒來由的閃過一抹厭惡。
李純佑當然明白沉默的眾人是什麼意思。
這些人平常無事時,個個爭權奪利,自我吹噓如何才華橫溢,個個人間俊傑。
可當現在國家需要他們的時候,卻一個個遁身事外,唯恐避之不及。
現在看似不發言做出一副中立態度,但李純佑用屁股都能想到,倒時候如果戰事順利,這些人一定會大談特談他們今日的高瞻遠矚。
正是因為他們不反對,等於贊同嵬名令公的策略,所以才會贏的這場戰爭,依此來爭奪功勞。
可如果戰事不順,他們又會開始推諉責任,說什麼當初我們沒有出言贊同,就是反對嵬名令之策。
因為他們早就是看出嵬名令公的策略不行,一定會戰敗,結果果然不出他們所料,所以他們是沒有錯的,有錯的是嵬名令公這個策略提出者。
從他們不說話的那一刻起,他們已經有了靈活的處事底線,勝則有功,敗則無錯。
反正我當初沒有發言,你怎麼知道我是持贊同意見還是反對意見?
遇到這幫子令李純佑作嘔的官員,李純佑如何能不氣,如何能不灰心!
好在朝廷也不全是這種人,還有著嵬名令公與西壁訛答這樣的正直之臣。
許是看明白了眾人的齷齪心思,李純佑也便沒了之前妄圖一戰而定的心思,現在只有退而求次保住不敗的希望了。
於是李純佑在此刻開言道:“朕也不求令公能擊敗金人呢。
只要令公能與金人耗下去,至金人糧盡退兵,保持國體不失,便是大功一件!
如此的話,請令公回答朕,與金人打持久戰的話,需要多久才能令金人退兵?”
“五年!五年可退金!”
“五年退金?”
聽著李純佑的反問,嵬名令公嚴肅道:“正是,只要陛下給臣五年,臣一定在五年之內驅逐金人,復我家邦!
五年之後還陛下一個朗朗乾坤!”
聽著嵬名令公如此堅定的聲音,令李純佑也信心大增,欣喜下豪爽道:“好,既然令公敢在滿堂眾臣面前立下軍令狀,那朕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朕意以決,以令公之策為抗金國策,調河曲兵馬入橫山抗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