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金軍悍勇(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純佑一錘定音,決定下了東面的部署,於是示意嵬名令公繼續西面的戰略部署。
嵬名令公也不負李純佑的期盼,直接手指地圖中的河西走廊地區道:“臣認為既然我東廂主守,那西廂則攻!
根據探子傳來的訊息,金軍在玉門關以外部署大軍應在十萬左右!
其中八旗兵就有三萬左右,可謂金國繼東路軍之外的另一大主力!
而且其統帥是由金國新晉的英親王完顏綱所統籌。
對與完顏綱此人,我們瞭解的不多。
只知道完顏綱此人曾被大金皇帝完顏璟稱之為大金智者!
聽說其人在金國有著沙漠之狐的美喻!
所謂盛名之下無虛士,既然此人能擔的如此稱號,想必絕無過譽之嫌,其必有過人之處。
而且其可在一眾金國宗室中脫穎而出,統帥可比肩完顏從彝之外的另一大主力,可見其是個難纏棘手的角色。
所以臣主張在西面與其對敵之時,實施臣的一堵二截之策!”
在旁的西壁訛答如同捧跟一般問道:“何為一堵二截之策?”
嵬名令公答道:“兵者,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金軍遠道而來,必不能持久。
所以我軍要層層設阻,將其逐漸削弱。
首先,應先遣大軍至玉門關以西,先給毫無準備的金軍一個迎頭痛擊,但是不要戀戰。
接著,大軍撤至玉門與瓜州,依此兩者前後互為犄角之勢。
爾後,大軍與玉門守軍遙相呼應,前後互為援助,將金軍人馬困在玉門關城下。
待金軍求戰不能欲退不行之時,再一鼓作氣將之殲滅。
此策重在一個堵字!
只要玉門守軍能堵住金軍,我瓜州軍民便可化整為零,以小股部隊擾襲遊擊金軍斥候部隊,以及其後勤糧道。
如此便能將金軍陷於疲憊之中。
爾後本帥親領朝廷大軍與玉門守軍遙相呼應,共同進退,正面禦敵!
本帥如此安排也是結合敵我兩軍各自特點所安排。
只要痛擊金軍弱點,發揚我軍優勢,如此才能揚長避短,與金軍在正面戰場上抗衡而不落下峰!
首先我軍的優勢便是騎兵善於騎射、善衝鋒、善於圍殲敵人。
步兵則善於山地作戰,以及小規模擾襲作戰。
總的來說我軍善於區域性作戰,小規模作戰,而在大規模運動戰中我軍不如金軍多矣!
反觀金軍強於騎步而弱於山地。
經臣發現,金軍打仗,戰略上每次都會兩面迂迴包圍,戰術上亦是如此。
觀遍金軍以往戰爭,金軍往往一開始便會以騎兵兩翼迂迴包抄。
等騎兵打亂敵軍陣型後,金軍便會從正面以騎兵下馬步戰。
根究情報所說,金軍正面進攻部隊皆身披三甲,以重步兵的方式整合一個點,如同大錘般瞬間爆發砸在敵軍的陣型上!
如果敵軍不精,便會在金軍的第一輪步兵衝鋒下瞬間開啟缺口,進而金軍後方的騎兵緊隨衝擊,同時金軍左右騎兵兩翼騎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