嵬名令公說的橫山防線,在場的眾人都熟悉不過,於是嵬名令公指著地圖中的東南側一帶道:

“現今我軍在橫山一帶部署有兩個監軍司,可根據長安傳來的訊息,金軍在東面的兵力部署起碼不下二十萬!”

二十萬!

聽到二十萬這個數字,眾人一片譁然!

之前眾人以為金軍在東邊的部署有個十萬多就已經很多了。

實在是沒想到,金國如發了瘋似的在東邊部署了二十萬大軍!

更令眾人恐懼的是嵬名令公接下來的話。

只見嵬名令公臉色不變繼續道:“而根據多方情報推測,其金軍東路軍光是八旗兵就高達十萬左右!”

譁!眾人又是一片譁然!

“當然!”嵬名令公也不敢繼續在打擊眾人,終於說出一番令眾人放鬆的話:

“雖說有十萬八旗,但實則真正的八旗戰兵只有三萬左右,餘者皆是金軍蒼頭組建。”

就這一會眾人的心情如同坐過山車一樣,時上時下,被嵬名令公調動情緒死死的拿捏在手中。

待眾人重新適應之後,嵬名令公突然微笑道:“金軍雖有二十萬,但想要依此突破橫山防線,根本是不可能的。

當然為了以防萬一,本帥建議向橫山地區繼續增加兵力,以達到萬無一失,從而朝廷使可專心一致對付西面之敵!”

此刻聽了半天而插不上話的西壁訛答,終於迎來說話的機會,於是西壁訛答問道:

“既然令公認為應向橫山增兵,那麼應該增兵多少合適,用哪支部隊了?”

嵬名令公繼續解答道:“太傅所問,本帥是這麼認為的。

當下西邊的右廂兵馬要應對宋軍以及玉門之外的金軍,本就兵力不足,更不可能去動。

現在唯一可調動的兵馬只有河曲兵來增援橫山。”

“河曲兵?”西壁訛答聽到此言,表情變得嚴肅,顯然是不願意調動河曲兵馬。

就連上首一直不說話的李純佑都皺著眉頭,更出言道:“令公可否在思量他法?

河曲之兵地處關鍵,是朝廷心腹,國之利刃,貿然調動,若出點什麼意外,只怕會動搖國家根基啊!

還望令公慎重啊!”

嵬名令公搖頭道:“可現在朝廷只剩河曲之兵可動,餘者皆不可動,若不調河曲之兵,該調誰呢?”

嵬名令公的話令令李純佑也一時無法回答,畢竟就像嵬名令公所說,不調河曲兵,朝廷再無兵可調啊!

說到此處就不得不說一下夏軍的軍事制度,以及兵力部署了。

夏軍的軍事制度從宏觀角度來說共分為中央軍以及地方軍。

先從地方軍說起,夏國的地方軍在行政上共分為左右兩廂,東廂(左廂),西廂(右廂)。

夏國的東西兩廂是以黃河為界線,將西夏版圖區分為左、右兩廂,成立了十二個監軍司,各有番號編制,各自劃分軍事駐紮基地。

其中左廂神勇軍司駐守於夏州彌陀洞(陝西榆林,或明堂川。

左廂祥右軍司駐守於鹽州(陝西定邊縣。

左廂嘉寧軍司駐守於宥州(陝西靖邊附近。

左廂靜塞軍司駐守於韋州(寧夏同心附近。

左廂西壽保泰軍司駐守於柔狼山(蘭州以南的定西城附近。

左廂卓羅和南軍司駐紮於蘭州黃河北岸喀羅川側。

東廂朝順軍司駐紮於賀蘭山地區克夷門(或天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