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夏宋國家戰略(第2/2頁)
章節報錯
開戰時宋軍四萬多騎兵,至今為止連一萬都湊不齊了,損失的戰馬與夏軍更是不相上下。
單純的從夏宋雙方的軍隊損失來說,金國之前設計謀劃兩軍相互消耗的計劃已經超額完成。
這兩年來宋夏兩軍軍隊各自損失慘重,雙方傷亡兵馬各自超過十多萬!
海量的軍費更讓雙方國內民生凋敝!
對宋夏來說這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戰爭。
但雙方哪怕明知道投入跟回報不成正比,但雙方依舊待咬牙堅持打下去。
因為這關乎兩國戰略定位,關乎兩國國防安全,任何涉及到國家安全上的事情,都不能用簡單的經濟來衡量。
就像漠北與西域一樣,此二者對金國來說不能帶來任何經濟上的補充。
但金國為了國家戰略,依舊要勞師遠征,哪怕西域與漠北全是沙子金國依舊要打。
國家戰略上的事情已經不是一兩句經濟民生能解釋的了。
就像後世蘇聯為了陣營戰略,直接給種花家從無到有扶持出了一整套工業體系。
這如果從經濟民生上來看的話,蘇聯是完全得不償失。
但蘇聯為什麼還要這麼做?
兩國這麼做不是傻子,全然是為了國家戰略。
關乎國家戰略與國防安全,就是赤裸裸的陽謀,哪怕明白這樣不好,也必須去做。
金國為了國家戰略就必須遠征漠北與西域。
宋夏兩國為了自己的國防安全,哪怕明知道金國不安好心,在坐視他們兩家互相消耗。
可宋夏兩國也必須為了隴右而打一場。
如果宋國坐視夏軍全佔隴右而不理。
那接下來宋國將會面對一個國力大增,在西北逐步蠶食四川等地的夏國,宋國西北將永無寧日。
所以宋國只能與夏軍打一場,半點不能後退。
反之亦然,如果夏國坐視宋國佔據隴右而不做理會,當年能河湟開邊的宋國,今日亦能河西開邊。
屆時夏國東西國土將會被宋軍從中間切斷,宋軍完全可以一路向西收復武威、酒泉、甘州、敦煌、玉門等地。
等宋軍將夏國東西南北切斷後,位於西寧、河湟地區的夏軍,宋軍都不用去打,就已經不戰自潰,最後等著被宋軍輕易收復。
屆時一個只有河套與漠西沙漠的夏國,被宋金圍在中間沒了出路,遲早亡國。
最後坐困於河套的夏國想要活命,要麼向金國出擊,要麼向宋國出擊。
金國的話夏軍打不過,最後還是得向宋國開戰。
既然遲早都要與宋國打一場,倒還不如早點打。
起碼有著隴西與河湟在手的夏國還是有些優勢的。
不然等最後丟了隴西與河湟之後再與宋國開戰,夏國就全無優勢可言了。
所以哪怕夏宋兩國不想打,但局勢逼得他們必須打,而且不到最後一刻,雙方都不敢輕言放棄。
而現在經過戰爭消耗的夏國,國力軍力已經大減,正在持續衰弱,此刻正是金國開始收割的時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