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對夏軍來說遇到了與當年趙軍一樣的事情。

宋夏兩軍圍著蘭州廣挖壕溝,在這種你來我往的消耗戰中,宋軍還能堅持下去,可夏軍已經堅持不下去了。

宋軍這種壕溝戰術不要說是夏軍了,就是金軍來了都得大喊:吳曦果然深得吳玠真傳啊!

在這種壕溝戰術下,想要擊敗宋軍,要麼斷其糧道,讓敵軍不戰自潰。

要麼學習秦軍用龐大的國力,將對方消耗至崩潰,或逼得對方主動出擊。

否則任何戰術面對敵軍這種十多萬人的壕溝戰,都沒有多大作用。

再精銳的軍隊,面對這種延綿不絕的壕溝都無法一戰而定。

一丈深的壕溝就天然的限制了騎兵的作用,只能用步兵去衝。

可步兵畢竟是人不是機器,穿著四五十斤的甲胃,頂多衝三道壕溝就已經累的沒有力氣了。

而對方這個時候以逸待勞,等進攻的敵軍沒了氣力之後,集合起來一個反衝鋒,就能將進攻的敵軍全部擊潰,將之前丟失的陣地又重新奪回來。

所以這種壕溝戰時,前沿陣地雙方都是幾經失守,反覆爭奪。

不能一口氣將敵軍擊潰的話,便只能打成類似絞肉機一般的消耗戰。

失守,奪回,再失守,再奪回!

一來二去反覆拉鋸,壕溝中填滿士兵的屍體,一直到一方麻木、絕望、厭戰最後直至崩潰。

所以夏宋雙方從不敢將一支軍隊放在前沿太久。

多則一個月,少則半個月,便要將前線的軍隊輪換一次,換到後方休整。

在將後方的軍隊重新補上去,一直如此反覆迴圈下去。

否則士兵緊繃的神經到了臨界點,就會自我崩潰,嘯營,炸營,前線全軍潰敗。

屆時兵敗如山倒,不用敵人打,自己先亂了陣腳。

面對這種壕溝戰術,古之將帥一直都是能避免就避免。

實在避免不了就只能用騎兵斷糧道。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中原王朝在與同屬中原王朝的軍隊敵對的時候,如果面對敵軍這種山地壕溝戰的話,只能用人命去拼,用時間去消耗。

而面對遊牧民族,或有大規模騎兵政權的事情,壕溝戰術或時靈時不靈。

靈的壕溝戰,最著名的便是漢初劉邦與匈奴冒頓的白登山之戰。

此戰中漢軍就是廣挖壕溝,讓佔據優勢的匈奴鐵騎無可奈何。

不靈的一戰便是金軍與蒙古的野狐嶺之戰,以及明軍與清軍的松山之戰。

這兩場金軍與明軍失敗的壕溝戰,就是因為敵軍有騎兵優勢,繞後破了二塔,從而帶動全軍戰敗。

可當下夏軍騎兵雖然比宋軍騎兵強,但也強的有限,沒能形成騎兵繞後,在宋軍後方來去如風,可以隨時切斷宋軍糧道的優勢。

所以夏軍只能在前線與宋軍硬拼著。

並且因為去年的幾次大規模會戰,現在夏軍的騎兵部隊已經下降到了歷史最低點。

蘭州的十多萬夏軍中,大部分都是步兵,騎兵部隊已經不足兩萬。

自從與宋國開戰至今,夏軍不說騎兵,光是戰馬就已經損失了六七萬匹。

現在夏軍的騎兵早已經從以往的三馬、二馬部隊淪為一馬部隊。

夏軍騎兵如此悽慘,對面的宋軍也好不到哪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