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過潼關(第1/2頁)
章節報錯
明昌九年十一月中旬,天下發生了多大事,西邊的夏宋兩國在上一次的臨洮之戰中以宋軍慘勝而告終。
接下來七月到十一月之間,兩國各自罷兵休戰兩月有餘。
其中宋國一方因為幾次大戰兵馬糧草等損失慘重,不得不從後方重新調兵遣將,經過兩個多月的補充,終於將前線大軍終於再一次補充到了十萬大軍。
宋軍補充兵馬為下次進攻。
而夏軍也沒閒著,夏軍幾次大戰下來兵馬損失六萬多人,損失的不比宋軍少,尤其是騎兵的損失更讓夏軍肉痛。
宋軍一停戰,給了夏軍喘息之機。
這一次夏軍也是鉚足了勁,從全國各軍司徵發兵卒,經過兩個多月的補充,終於將前線大軍六萬餘人的缺口重新補充了回去。
兩國經過兩個多月的準備後,再一次兵多糧廣,將帥各自摩拳擦掌,都準備給對方來一次狠的!
於是一西北大地,在和平兩個月後,雙方又一次陰雲密佈,大戰一觸即發!
八月到十一月間,雙方從北起蘭州,南至臨洮這條長達數百里的戰線上,各自陳兵十多萬,狼煙四起,戰爭不斷!
雙方小戰數百,大戰數十,甚至在十月份,雙方發動了一場波及百里涉及十八萬人的大會戰。
此一戰雙方打的日月無光,天昏地暗,期間雙方互有勝負,一直拉鋸到十一月份時,還沒有分出徹底的勝負。
除了西北戰爭之外,對天下影響深重的就是金軍用七個月滅亡高麗了!
高麗的突然滅亡給了世人一種膽戰心驚,很不真實的感覺。
高麗建國至今已經二百八十多年了,當年遼國最鼎盛之際哪怕攻破開京,也沒有讓高麗亡國。
而現在金軍只動用兩萬大軍,當然在宋國看來那是六萬人。
金軍不將蒼頭算到正兵裡面,可宋國不這麼想,在宋國看來金軍的四萬蒼頭同樣是戰兵,至於為什麼這麼算?
因為在宋國看來金軍的蒼頭比宋軍御營兵都強,不將他算到正兵裡面,豈不是說宋軍戰兵連人家蒼頭都不如?
所以在金國看來是自己兩萬滅高麗,而在宋國看來是金軍六萬滅高麗。
但不管是兩萬還是六萬,金軍能以不到十萬人的兵馬七個月滅亡高麗!
這樣的戰績對標一下宋夏在西北的戰爭,宋國是怎麼都無法說出宋軍比金軍強的話。
立國二百八十多年的高麗就這麼沒了,夏宋兩國都有一種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唏噓感。
要是能重來一次,宋國絕對不會與夏國開戰。
不過現在說什麼都已經遲了,兩國已經打了快一年了,死了這麼多人,雙方的矛盾利益衝突根本無法調和。
除非一方願意妥協退出隴右,才有可能停戰。
否則雙方只有繼續打下去,只至一方徹底戰敗退出才可!
這個時候雙方不管誰打算妥協和談停戰,都會被唾沫星子淹沒。
打了這麼久,死了那麼多人,仇恨比海深,根本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調和的。
哪怕兩國明知道他們繼續打下去只會便宜了金國,但知道歸知道,停戰是不可能停戰的。
畢竟金國還沒入侵了嘛,說不定以後金國皇帝突然暴斃,或不想打仗了呢?
這些都是有可能,遠方的危機要看,但眼前的利益也不能扔啊。
所以兩國現在就是懷著這種矛盾複雜的心理繼續交戰,在事情未出現大的轉變之前,兩國是不會停手的。
東北現已風平浪靜,唯一就是善後的事情了,而西北風雲還再繼續。
金國國內也正在忙著又一次大的改革,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商洛臣攜帶妻子在開封見過老母,休假多日後,終於啟程去往自己的目的地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