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將軍府召集眾人商討金使調查一事,堂下眾人踴躍進言,文官武臣皆以獻計而榮耀。

眾人出言頗多,卻無一條贏得崔忠獻採納,聽來聽去無非是賄賂或拖延幾個說法,均不得崔忠獻歡心。

崔忠獻坐於其位,面無表情不發一言,心中對於眾人失望透頂,具是一群人云亦云的傢伙,無一人真才實學。

本想借此機會攬得一些大才,現在看來自己要失望了。

就在崔忠獻打算起身離開之際,堂下突然傳來一聲大喝,吸引崔忠獻矚目看去。

只見人群中的門下侍郎趙永仁此時突然說道:“大將軍這不成那不成,無非是摸不準金國的心思罷了。

如果金國不重視只是例行公事前來盤問,那麼我等便可仿毅宗舊事,找些藉口拖延過去。

如果真如謠言所說,金國是藉助廢王一事,好師出有名藉機東征,那我等在此商量出何等辦法,都不能抵擋金國決心。

大將軍不覺的自己著相了嗎?”

趙永仁話音落下,崔忠獻猛然起身,看著趙永仁眼神中充滿了不可思議。

堂下這麼多的人無一人說中自己心思,唯有區區一個門下侍郎卻一語道中自己心中所慮。

崔忠獻不採納眾人意見,是正如趙永仁所說,若金國不當會事,只是例行盤問,那再蹩腳的藉口都能糊弄過去。

只要讓金國面子上過得去,那麼此事也便無多大風波。

如果金國真是依借廢王來藉口東征的話,那麼再完美的藉口也無用。

哪怕把自己的腦袋送給金國賠罪, 金國要東征依舊會東征!

所以崔忠獻並不是想要眾人給出一個隱瞞金國的藉口,而是一個該如何得知金國態度的辦法。

崔忠獻迫切的想知道,金國到底對高麗是何想法。

崔忠獻伸手示意趙永仁繼續講吓去。

趙永仁得到崔忠獻示意後,果不負所望,繼續言語道:“大將軍想要知道金國態度倒也簡單。

就說王晧去了南方,如果金使非要王晧接旨,那隻能去南方傳旨,或等王晧從南方回來。

不過這期間需要三十天!

以此便能試探出金國到底是何態度,如果金國只是例行盤問,那金使絕不可能等三十天。

如果金國真是在圖謀東征,那金使會一直等下去,不為別的,只為好有一個師出我國的大義名分!”

崔忠獻聽後喜上枝頭,大手一揮,朗聲道:“好,就依門下侍郎此言行事。

如果金國無東征之意,屆時讓我磕頭賠罪,為我邦安居,我亦可願。

如金國真狼子野心,想致我家國萬劫不復,縱是身死族滅亦要讓中原重演隋煬之災!”

眾人聞崔忠獻豪言壯語,頓感覺熱血沸騰,大有徵服中原,誅戮華民之感!

“不錯,就該讓中原人看看我東海男兒的勇武!”

“小視於我,就該讓他們付出代價!”

“我南贍部洲大高麗擁兵百萬,怎可讓中原人騎在頭上作威作福,就應該將他們誅戮殆盡!”

崔忠獻揮手製止堂下群情激奮的眾人,斜視趙永仁道:“既然是你提出,就由你去試探金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