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裡何,你給朕還有中都來的文武說說高麗是何情形吧。”

嚯!

完顏璟話音落下,所有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撒裡合,聽陛下話中的意思,這東征主帥……

何止眾人不可思議,就是撒裡合自己同樣難以置信。

陛下將自己放在東京七年不聞不問,現在卻匪夷所思的讓自己介紹高麗形勢,這完全是主帥之意啊!

完顏撒裡合略過思索,按下激動的心情,組織語言道:“這高麗自妙清之亂平定以後,高麗國內總可分為文貴與武貴兩班勢力。

其中高麗的文貴勢力發展迅速,勢大東海,權傾朝野,可以說到了藐視王權,無人可制的地步。

繼仁宗而立的高麗王晛被好事者稱為“太平好文之主”。

王現親近文臣們,不顧國內實際情況,大肆打壓武貴勢力。

而王晛與文貴的這種做法不止沒有削弱武貴,反而加深了國內文武矛盾。

武貴對王晛重文輕武、文武差待的不滿已達到極致。

大定十年(1170年),高麗文武矛盾終於大爆發,以鄭仲夫、李義方、李高為首的武臣在王晛巡幸普賢院時發動政變。

武貴大殺文臣,挾持王晛回開京,旋即在掌握朝中大權後,武貴廢黜王晛,另立王晛之弟王晧為王。

王晛被廢后,被武貴流放巨濟島,太子王祈流放珍島,還在襁褓中的太孫慘遭殺害。

從此高麗國中軍政大權落入武貴之手。

在武貴掌權期間是高麗內部最混亂的時期。

首先,被武貴剝奪官職家財的文臣便對武貴極具仇視之。

除了被殺的大批文臣外,還有不少棄官歸隱的,和仰武貴鼻息而苟且偷生的文臣。

更有大部分文臣在鄉間舉兵反抗武貴亂政。

在大定十三年(1173年)八月,東北面兵馬使諫議大夫金甫當在東界起兵,討伐鄭、李,復辟王晛。

當時南方皆響應,高麗舉國震動!

金甫當起兵後,派張純錫和柳寅俊到巨濟島,將王晛接到雞林(東京慶州)。

鄭、李派武將李義旼、樸存威領兵去慶州平定事變。

後金甫當因寡不敵眾戰敗被俘,王晛也被李義旼殺害。

李義方更是親自審問金甫當,問有誰跟他通謀,金甫當說:“凡其文臣,孰不與謀?”

可見高麗國內文武矛盾以勢如水火。

金甫當被殺後,李義方等依據其言對文臣展開新一輪的報復打擊,

可謂文士戮且盡,中外洶洶,莫保朝夕!

後在其兄李俊儀,及另一武臣陳俊的勸阻下才停止了殺戮。

但李義方等武貴的殘酷手段並沒有嚇倒文臣,反而因為金甫當與武貴的弒君,更是激起了更大的反抗。

大定十四年(1174年)高麗西京留守趙位寵,因反對鄭仲夫、李義方等武臣,於大定十四年九月,在西京平壤發兵。

趙位寵檄召王氏高麗東北兩界諸城,結果岊嶺以北之西北地區四十餘城民眾紛起響應。

起義軍其勢迅速發展,一度逼近開京。但其後於大定十六年內部發生動搖,終為武貴所鎮壓。”

完顏撒裡合說的趙位寵起義,在場的金國眾人都很熟悉。

當時趙位寵第二次起義時還曾向金國上降表,打算以西北四十城內附。

不過趙位寵命不好,遇到了金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和平皇帝完顏雍,所以趙位寵的內附便被金國給拒絕了。

何止是趙位寵的內附被完顏雍拒絕了,就是當年西夏權臣任得敬分裂西夏的這等好事,也被完顏雍給拒絕了。

從這來看,完顏雍被稱為小堯舜也不是沒有道理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