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道家手中無兵無權,對於朝廷政事插不上話,想要讓朝廷丟棄草原是何其困難。

最後道家各派一合計,決定用輿論壓力來插手這一件事。

如果完顏璟是何愛惜名聲之人,那他在聽到百姓將他比作漢武隋煬之言時,便會影響他對草原的決策。

如果完顏璟不愛名聲,此計依然有用。

起碼讓百姓多以為打仗是不好的。

而支援朝廷進攻草原的藏傳佛教,就會成為百姓眼中的奸膩。

如此藏傳佛教以後想要在中原傳教便會寸步難行,無一所獲。

而且這種議論之話朝廷知道了也不會大發雷霆。

道家之眾還在安全的範圍之內。

道家的主意打得不錯,完顏璟得知這種議論後確實沒放在心上,但偏偏好似老天不讓其成事一樣。

在道家謀劃快要成事之際,白蓮教卻參與了進來。

白蓮教本為南方邪教,在南方信徒眾多,實力雄厚,一直以散播教義,反朝廷為目地。

對白蓮教來說,不分南宋還是金國西夏,在他們眼中都是要推翻的敵人。

白蓮教在北方的堂口分舵,在得知,道教的動作後,便做起了漁翁得利的打算。

白蓮教在道家計謀快要成事之際,故意放出天命真人起於大漠之類的等等讖語。

以達到混淆視聽,掩人耳目,讓道教做盾牌的打算。

同時在一片混亂之際,打擊金國的威望,為以後的造反做準備。

可以說白蓮教的打算非常精明,有道教在前面吸引人的目光。

哪怕金國發怒起來,找的也是道教,與白蓮教牽扯不到一起。

但白蓮教卻小瞧了金國情報特務力量的厲害。

金國在世人面前暴露出的情報機構只有東廠一家,故所有人都以為金國只有東廠一個情報機構。

所有人都不知道金國除了東廠外,還有一個隱藏在暗處的粘杆處。

並且粘杆處對與任何一個組織都會派有暗探。

像白蓮教這種組織,更是被粘杆處滲透的如同篩子一樣,無任何秘密可言。

這也是移刺阿海可以在一個月之內就徹查清楚,所有事情來龍去脈的原因。

在事情明瞭之後,金國高層主張道教與白蓮教一起治罪,但完顏璟卻態度有些曖昧。

因為這一次道家的行動卻讓完顏璟明白了一個問題。

宗教這種東西不能一家獨大,最好是有一兩家來各自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