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丘處機(第1/3頁)
章節報錯
完顏璟與丘處機的見面,說起來很是奇怪。
自從朝廷取得對漠南之戰的勝利後,民間輿論很是反面。
全國各地多有將完顏璟比作漢武隋煬之話。
都說完顏璟好大喜功,耗費無數民脂民膏北伐所帶來的只是一片荒涼苦寒之地。
對朝廷與國家沒有半份好處。
這種輿論一經發酵,便被粘杆處與東廠第一時間上報給了完顏璟。
完顏璟對於這種事情,一開始只當做是一兩個耀名無腦之輩所言,沒當做一回事。
結果時日一長,這種說詞居然流傳的越來越廣。
並且在此期間,還有一些讖語流傳各地。
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天命真人起於大漠之說。
並且還說的有鼻子有眼。
大體意思就是說因為金國氣數已盡,天命轉移,下一個乘運之人就在大漠。
而完顏璟在得知這條訊息後,才會不顧百姓疾苦,一意孤行北伐草原。
完顏璟是為了一己私慾,才發動了戰爭。
這種說詞一經流傳,就被多人相信。
完顏璟在聽的這些讖語後,便知道,這裡面有事情。
絕對是一群不滿自己,不滿金國的人故意造謠生事,好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地。
完顏璟秉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原則,讓移刺阿海為欽差,聯合粘杆處與東廠徹查此事。
移刺阿海不負完顏璟的厚望,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終於確定,這些謠言的源頭都來自出家之人,且多為道家。
且他們這麼做的原因還是因為佛道之爭。
自從六年前完顏璟迎入藏傳佛教以來,佛教便發展壯大。
尤其是在草原地區,藏傳佛教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
而藏傳佛教的發展壯大,連帶著整個佛教都聲勢浩大,大有一舉壓服道教的景象。
而道教發現這種情況後,幾次想做改變,但都無功而返。
最後道教也看明白了,藏傳佛教能發展到如今這個勢頭,全是憑藉著朝廷的支援。
而朝廷支援藏傳佛教,就是因為草原的因素。
這時候道家便想到了一個釜底抽薪之計。
既然不能從信仰政治上改變現在的情況,那不如直接丟棄草原,讓朝廷重回中原。
當朝廷沒了草原之後,藏傳佛教也就沒了價值,便如空中閣樓,可隨手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