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昌五年六月三十日,在金國東路軍戰爭完結,各部隊正在相繼班師之際。

位於漠北中部的西路軍正在猛攻克烈東南四部中的最後一部,阿勤巴惕部。

自從五月二十九日,烏古論元忠親率四萬大軍全殲只斤部後。

烏古論元忠便留二千蒼頭看押俘虜,又親率三萬八千大軍繼續北上對陣土滿土伯夷部。

明昌五年六月初六,金汪聯軍在疾馳七日路程後。

於六月初六在土滿土伯夷部還沒有得到訊息之前,突然間對土滿土伯夷部發動突襲。

金汪聯軍三萬八千眾與土滿土伯夷部一萬多眾大戰於汗博格多草原。

雙方騎兵衝射,鏖戰半日,最後土滿土伯夷部因寡不敵眾,向西方敗逃而去。

烏古論元忠為解決後患,便讓必納刺親率一萬汪古騎兵前去追擊。

自己領剩下的兩萬八千大軍向西北部進發,打算在斡欒意部反應過來之前,先一部在解決斡欒意部。

明昌五年六月初六,金軍烏古論所部兵分兩路,一路以必納刺一萬騎兵向西追擊土滿土伯夷部逃兵。

一路以烏古論元忠親率三萬八千大軍向西北部進發。

明昌五年六月十二日,烏古論元忠率領大軍到達斡欒意部時,卻發現斡欒意之前的駐地早已人去營空。

斡欒意部早在烏古論到達此地兩日之前,就已經知道土滿土伯夷部敗逃的訊息。

斡欒意部覺得只憑自己一家不會是金軍的對手,如果繼續這樣各自為戰下去只會讓金軍逐個擊破。

所以斡欒意部在得意訊息後先一步向北邊撤退,打算匯合阿勤巴惕部後在決定是戰是留。

烏古論元忠在撲了一個空後,便知道計劃已經出現了轉變,自己之前想要以快打慢,逐個擊破的計劃已經失敗。

烏古論元忠在想明白此事後,便不做停留,繼續率軍向北進發,打算在北部一戰而定。

明昌五年六月十七日,烏古論元忠率軍到達阿達察格,遇到了早已經在此等候多時的斡欒意部,與阿勤巴惕部的兩萬大軍。

雙方大戰一觸即發!

金軍以一萬八千蒼頭為步軍,嚴防死守,以一萬騎兵兩翼遊走,進攻克烈二部。

克烈二部同樣分左右兩翼進攻金軍。

雙方在阿達察格的戈壁灘上爆發大戰。

雙方死戰一日有餘,最終金軍憑藉堅強的意志與人數優勢斬首克烈二部四千首級,自身傷亡六百人的代價擊敗克烈二部。

克烈二部戰敗之後又向北方的布倫地區逃竄,烏古論元忠率領全軍一路追擊。

最終於六月十八日在布倫地區追上之後又斬首克烈二部一千餘人。

六月二十日,烏古論元忠緊追不捨之下在在扎馬爾地區又一次大破克烈二部。

此役金軍斬首三千首級,自身傷亡不足百人。

六月二十五日,克烈二部一路逃至燕然山脈(今杭愛山脈)才讓金軍停下了追擊的腳步。

此時的金軍已經深入大漠一千多里,糧草輜重只能堅持一個多月。

一路北追至此烏古論元忠所部跟王罕的駐地已經相差不遠了,隨時都有被敵人前後包圍的可能,可以說極具危險!

一路上不少人勸阻烏古論停止追擊,等到必納刺到達之後再做打算。

但烏古論元忠依舊堅持己見,不為所動。

在烏古論元忠看來,不解決這剩餘的東南兩部,現在退回去,進入達蘭達巴地區與王罕決戰是為下策。

因為王罕本部勢大,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解決掉的。

如果在金軍主力與王罕大戰之際,東南兩部從後方切入,不止會讓金軍斷糧。

甚至有可能會讓金軍大敗虧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