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璟聽到完顏讓的疑問,拍了拍手道:“何為盟旗制度?

顧名思義,盟相當於咱們的路,旗相當於咱們的府,在旗之下設立蘇木,這蘇木就相當於咱們的縣。

朕意,每十帳設一什,設什長一人來管理一什事務。

五十帳牧民設一蘇木,每蘇木設蘇木章京一人,負責管理本蘇木司法、賦稅徵收、服役、編制兵員等事物。

十二個蘇木為一旗,一旗設札薩克,札薩克的職責是負責處理旗內行政、司法、賦稅、徭役、軍事、貿易以及旗內官吏的任免等事務。

以八旗設一盟,盟設盟長與副盟長。

盟長與副盟長只負責監督盟內斷案、調節、賦稅、領兵、會盟等事務,不負責具體旗內事務。

旗內事務俱由各旗札薩克管理。

以後每三年各盟上報朝廷同意後,組織盟內八旗會盟,調解草場衝突等事務。

盟長與副盟主三年一換,盟內各旗札薩克上報朝廷請籤後,由眾人舉薦札薩克擔任。

各旗各盟之間劃分草場為永定之地,各自不得越界,婚姻、打仗。

盟內違反由盟主與朝廷召集其它七旗發兵鎮壓討伐。

如一盟違反朝廷聯合其它各盟討伐之!

現在諸位可明瞭?”

完顏璟說完後,眾人一陣消化,陛下此舉意在分化牽制,此法妙哉!

過了一會戶部漢尚書劉暐出言道:“以陛下此法行事,一盟就是兩萬四千帳。

而現在漠東地區除了朝廷以前自轄的五萬帳外,還有兀良哈部的五萬帳。

再加之塔塔爾俘虜的七萬帳,整個漠東地區就有十七萬帳,漠東地區可以劃分為七個盟。”

劉暐說完,完顏璟哈哈大笑道:“戶部說錯了,朝廷自轄牧民為朕之汗廷屬民,他們已經歸屬於八旗蒙中,由八旗民事衙門管理,故他們不在盟旗之列。

朕意在漠東分置四個盟,將兀良哈部分為兩個盟,分別為哲里木盟、昭烏達盟。

再以塔塔爾俘虜的七萬帳劃分兩個由朝廷總管的總管盟,分別為呼倫貝爾盟與桌索圖盟。

如此一來漠東將有四十個旗,朝廷管轄二十三旗。”

完顏璟說完,本以為會得到眾人的贊同,卻不想一個個都眉頭緊鎖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完顏璟疑惑道:“可是有何不妥之處?”

最後還是完顏讓解惑道:“臣等擔心分化兀良哈部之後讓額布圖格寒了心。”

完顏聽後失笑道:“此事易爾,朕決定封額布圖格為移裡堇義郡王,賞賜其世襲罔替,為內藩****。

準其子出任昭烏達盟盟長。

將兀良哈左右前後四旗準其子孫世襲。

在朝廷北伐漠北之後,所俘戰俘,賞賜其五萬帳讓其在漠北東部重建兀良哈部。

到時候朕再封他為兀良哈部大汗,準其世襲,同等我朝親王!”

“原來陛下早已胸有成竹,倒是臣等多慮了。”

完顏璟此番之作雖然學習了清朝,但同時亦結合了金國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做出的改變。

金國與清朝兩者對漠南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清朝有漠南之民而無漠南之地。

所以清朝在漠南推行盟旗制度時只能是部落聯盟加盟旗制度相互交雜而實施。

而金國對於漠南地區除中西部外大部分漠東地區都為金國直接管轄,既管地又管民。

如果完顏璟一股腦的全學清朝,那金國損失就大了去了。

所以完顏璟結合實際情況出發,決定對漠南全面實施盟旗制度,不留一個部落在漠南地區。

兀良哈與汪古部以後都遷移到漠北去替金國穩邊。

同時為了降低額布圖格與必納刺的抵抗之心,完顏璟給他們兩種補償方案。

第一種,漠南地區不封汗只封王,對與額布圖格與必納刺他們的家族給予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