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他是這麼說的?”:完顏璟夾起一塊肥美的羊肉邊吃邊看著徒單克寧問道。

徒單克寧聽到皇帝問話,放下手剛夾的菜,嚥了咽口中的殘沫,這才回道:“那術虎雅霖到現在還認為自己無錯,聽說在牢裡還寫了些諷刺朝廷國人之詩。”

完顏璟笑了笑道:“了不得啊!咱女直是出了大才大儒了呀!”

徒單克寧輕笑道:“他算什麼大才,以老臣看來他是讀書讀傻了。”

完顏璟搖了搖頭道:“朕聽到此人如此可愛,都不想追究他了,說不定此人還會成為像南朝朱熹一般的人物。”

徒單克寧回道:“若是陛下不想罰,那就放他一馬,想來他對陛下也會感激涕零。”

完顏璟並未回答徒單克寧所說,而是問道:“尚書令柄國已久,對國家政治是最為了解,那尚書令覺得漢化好不好,咱們該不該漢化?”

徒單克寧不假思索道:“漢化有好有壞,看的是自己需不需要漢化,而不只覺得它好,就去漢化。”

完顏璟疑惑道:“怎麼說?”

徒單克寧正色道:“陛下覺得是宋人厲害還是夏人厲害?”

完顏璟肯定道:“當然是宋人厲害。”

徒單克寧道:“不錯,老臣也覺得宋人比夏人厲害,既然宋比夏厲害,那為何宋滅不掉夏,前朝契丹為何也滅不掉夏,我朝開國之時武功如此強悍,為何也滅不掉下夏,諸國都只能打敗夏,卻滅不掉夏,這是為何?”

完顏璟被徒單克寧這麼一問,心中也是疑惑,是啊,一個小國為什麼就滅不掉?而且徒單克寧還不知道後面還有個蒙古國了,在西夏衰弱的環境下,蒙古滅夏也是分三次才滅亡的西夏,而且還打的異常艱苦。

徒單克寧看著思索的完顏璟道:“在老臣看來,夏國跟我國一般無二,都是以少族臨大族,只不過党項堅持祖俗不變,方可在周圍大國之間有百年基業,各國百姓都不讀書,不知何為民族,只能用髮飾衣著習俗來分別敵我。

如果党項全面漢化,那宋兵來攻之時,除了朝廷軍隊外,民間百姓或許不會擁戴宋兵,但也不會抵抗宋兵,在百姓看來宋人與自己一般無二,誰坐江山都一樣。如此只要朝廷一敗,夏國就無回天之力。”

完顏璟聽完徒單克寧此言,讚歎道:“尚書令此番見解真是入木三分啊。但不知我國又該如何?”

徒單克寧還是問道:“太祖起兵之時,國土可有前朝大?部眾可有前朝多?兵卒可有前朝多?鎧甲兵器可有前朝多或比前朝精良?可有文字?可有書籍,可有禮儀?各部制度可有前朝完善?各兵制可比前朝或宋國優良?”

完顏璟皺著眉頭道:“尚書令所說,均未有!”

徒單克寧笑道:“既然太祖起兵之時各方面都比不了前朝,但為何勝利的是沒有任何文化文明,沒有任何禮儀的我野蠻之族?”

完顏璟問道:“這是為何?”

徒單克寧道:“很簡單,我族有這勇武酷烈之精神,我女直子弟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生活環境惡劣,每個人打出世起就得與天鬥與地鬥,與野獸飢餓相搏命,在這天地之間鍛鍊了他們一身不服輸不怕死之精神,練就了一身搏虎伏狼之本領。

而反觀契丹宋人,他們生活在中原安逸繁花之地,泡在這繁花的酒缸裡,醉在這紅塵俗世中,早已沒了他們先祖的精神與勇武。”

完顏璟點了點頭道:“尚書令所言不虛,不過這跟漢不漢化有何關係呢?”

徒單克寧喝了口茶道:“關係大了去了,陛下對高句麗怎麼看?”

完顏璟不明白道:“高句麗?”

徒單克寧肯定道:“就是高句麗,高句麗跟高麗之間相差一個字,但實力卻相差甚遠,這是為何?”

完顏璟問道:“為何?”

徒單克寧解惑道:“高句麗未全面習漢家文化之前,卻要集隋、唐兩大帝國在最鼎盛之時才將其打敗,並且隋亡之也有高句麗很大一部分原因,高句麗從遼東一遇之地發展到雄霸東北之地,這是何樣的精神!

而其繼承者高麗漢化之後,卻是既沒有了開拓之精神,又被契丹人與我女直打敗,他好像趙宋一般,誰都可以打敗它。”

完顏璟想到,何止是契丹跟女真啊,高麗跟李氏朝鮮在後來是被蒙古打、被明朝打、被日本打、被清朝打,就跟個受氣包一樣誰都可以打他一頓。

完顏璟想到,覺得還真讓徒單克寧給準了,高句麗從漢末開始,就從巴掌大小的地方一步步蠶食遼東。

哪怕是五胡亂華時被慕容鮮卑按在地上摩擦,但人家就是不放棄,直到隋時已經成了中原的心腹大患,這種精神確實很可怕,就跟個頭鐵娃一樣,只要打不死我就捲土重來。

而李氏朝鮮跟高麗呢,哪怕是中原再亂也沒他的份,就只有捱打的份,這完全是兩個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