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李泰見李世民對自己的這手佈置滿意,連忙道:
“路上的糧食運輸,只佔了一小部分,最主要的還是為了避免意外的保險。
若說高句麗還有海軍偷偷藏起來,找機會偷襲我們大唐水師,無法在渤海水面護送糧食運輸後,至少能保證基礎糧食供應,可以隨時撤退。”
“那另外一條運輸路線就是海上了?”李世績看了一眼李德謇,若有所思道。
“嗯!”李泰倒是微笑著說道,“多虧李樓船全殲了高句麗軍隊,保證我大唐在渤海上的絕對主動權。
這樣能夠讓我們運輸物資更加從容,天津,碣石(秦皇島),葫蘆島,然後再走陸路運輸到柳城,從而確保糧食轉運!”
這時代的秦皇島與葫蘆島,雖然與陸地相互連線的部分基本上都被海水給淹沒了,但至少他們已經露出了水面。
只不過還不算是那種能夠正常有人居住的島嶼,而是屬於無人荒島,最主要的是這些島嶼上的淡水資源還不夠豐富,養不活太多人。
不過,用來作為海上臨時的停靠站絕對是綽綽有餘了。
當然,最好的還是攻破高句麗的大行城,別看那地方現在絕對是人間慘劇,但真要能打到那裡,那海上運輸對糧食的壓力反而會節約一大截。
聽到李泰的話,李世績不由開口問道,“魏王,水上運輸比路上運輸快多少?”
“時間上差不多比陸路運輸快三倍,運輸糧食的數量上更是陸路運輸的數倍,尤其是運輸的糧草越多,那麼水上運輸就更加的合算!”李泰對著李世民說道,“陸路運輸差不多半月一運,而海上運輸,則是五天一運!”
“嗯!有了這兩道糧道作為保障,朕對拿下高句麗卻是更有信心了!”李世民點頭道。
“阿耶,我另外還有一件事情需要找您報告?”李泰開口對李世民道。
“何事?可是公事!”李世民看著李泰的樣子,不由開口問道。
“是!”李泰點點頭,然後道,“青雀提議修建第三條糧道,那就是沿著渤海灣一路建設木製的棧道,一路到達葫蘆島。”
“這是一條相當長棧道!”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皺眉道,“修建起來可不容易。”
李世民非常清楚,這段道路少說也有百餘里,否則大隋討伐高句麗的後勤也不會難到那一種地步。
如果這件事情不是李泰提出來的,李世民已經想要罵娘了。
畢竟這條道路的棧道想要修建起來,李世民覺得怕要搭進去十年才有可能修建起來吧!
“長度是對的,但相對正常的那種在高空懸崖上面修建棧道,有著船隻航運在,總歸比在懸崖峭壁上進行修建要舒服的多!”李泰這時候說道。
“魏王,不知道我可否知道,伱為什麼要堅持修建這一條沿著河岸的棧道?!”這時候的杜如晦對李泰開口,詢問出心中疑惑。
“嗯,因為這邊是幽州,幽州不同於長安洛陽,到了冬天也未必會讓河水凍結。
所以海上糧食運輸在到冬天時就要看天賞臉,看看這個冬天渤海會不會結冰!”
李泰看著眾人道,“如果不結冰,那自然好說,用船隻運糧,但如果結冰,那船想運糧就不容易了。
到時候只能夠靠路上運輸,不但路上的糧食損耗會大大增加,甚至連糧食週轉速度也會下降不少,我並不覺得把自己的命運交給老天是件安全的事!”
“但魏王,這可是修建一條長達百餘里的棧道啊!
就算劍南道那邊的棧道全部都加起來,怕才有這棧道的長度啊!”
這時候的崔仁師站出來開口道,“聽您的意思,這條道路不僅要修建,而且還要今年冬天前修建起來!這這這……”
這時候的崔仁師已經有點想罵李泰信口開河了,就算周圍將領也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我說,我可是為了討伐高句麗準備了十餘年啊!”李泰輕輕道。
聽到李泰的話,眾人不自覺的閉上了的嘴,就算崔仁師也有些心慌的看著李泰。
因為他也非常想知道,這一樣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工程,魏王要怎麼樣完成。
李泰環視了一下眾人,道,“實際上,沒有你們所想象的那麼複雜。
這只是要修建能夠用上兩到三年的棧道,而不是要修建永不沉沒的橋樑。
在設計上已經讓李春,王真儒,範越風等人聯手合算過,具體的建築僑形已經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