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這些年高句麗跟幽州不斷有經濟往來,對大行城這座城市的改變是最顯著的。

隨著這座城市商業貿易的繁茂,周圍百姓哪怕一開始還勤勤懇懇的種田。

但當他們發現幽州那邊直接運輸船隻過來出售粟米,對人多地少吃泡菜的高句麗來說,至少北方的糧價直接就被沖垮掉了,甚至隨著規模越來越大,影響範圍也越來越大。

不過,有一點必須要提,小農經濟的抗風險能力不強,但它的韌性是很強的。

比如,如果百姓真就死守著自己的田地不去追逐利益,那低價糧食會影響他們的收入,但是不會讓他們走入到絕境。

因為農村社會跟那種城市中,直接以貨幣直接計算價格的社會有很大不同。

他們很多都是用以物換物的模式,比如我拿你家一個蘿蔔,你拿我家一個白菜什麼的。

所以,如果高句麗守著自己的良田種田,雖然生活會有影響,但有個下限保障的。

這點也許大家在疫情期間的時候會有所感覺,整個城市的保障體系大而脆弱,但是農村的保障體系小而五臟俱全。

至少真出了什麼事情時,你待在農村至少少不了吃的。但人活著也不只是為了吃啊!

尤其當一個人因為採集人參,交易給大唐的商隊而發了財,最重要得是從大唐商隊中賣了人參錢,能直接在大唐的商隊中換到糧食。

這一進一出,他們能夠切切實實的感受到自己財富的增殖。種植一年田的收入都比不過自己找到人參去跟大唐交易的財富,這還怎麼讓人有心思留下來種田啊。

很快,高句麗的百姓便荒廢了土地,開始漫山遍野的尋找人參或者鹿茸,甚至很快便有人點起人參種植技能,畢竟只要有錢賺,那人們就會開動難以想象的創造力。

這些事情高句麗基層的官吏當然是知道的,但絕大多數官員都是欺下瞞上,報喜不報憂。

他們身為政府,很快就無師自通的找上了大唐,表示願意自己做這個中介,儘可能低價吃下大唐糧食,同時又以行政命令向當地百姓收人參,他們想要賺取這差價。

同時,因大量購入低價糧食,所以當地上交給朝廷的稅收就越來越高,對當地官員來說,能超額完成任務,至少能讓自己的仕途更加平穩。

對這些官員來說,過程怎麼樣的並不重要,完成上級的任務才是最重要的。

一瞬間,一個高句麗官員高興,高句麗政府滿意,高句麗百姓認可的模式,就這麼在高句麗的土地上誕生了,在這個過程中彷彿誰都賺到了,誰都沒虧。

只不過百姓到底是短視的,或者說任何一國的底層百姓都是短視的。因為他們的生存資本不足以支撐著他們規劃太過遙遠的計劃,願意供養一個孩子讀書,再然後讓他們成為公務員,就算是一個正常百姓所能想到的最長遠規劃了。

而這也是華夏的科舉制貫穿了千年之後才形成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集體意識。

當然,也有些人以孔乙己自嘲自己這麼多年的努力讀書全部都餵了狗了。

大學的文憑成了孔乙己身上的長衫,但實際上孔乙己身上的長衫不是問題關鍵。

問題關鍵是那時候沒科舉制了,所以孔乙己身上的長衫成為人們嘲笑的舊時代產物。

否則哪怕孔乙己是一個窮秀才卻也輪不到那些苦力來嘲笑,甚至一不小心中舉了呢!

但在現代,雖然考公這條路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這條對所有讀書人的道路還在。

只是你不想承認,在學生時你不是最優秀的那個,現在進入社會你更不是最優秀的。

所以感覺自己十多年寒窗苦讀全部都沒有意義了,但換一個角度來看,你到底後悔得是你寒窗苦讀的十年,還是後悔你虛度光陰的十年,或許你除了身上的衣服,真的是一無所有。

而對高句麗本地百姓們來說,他們甚至連供養自己的子女讀書的意識都沒有。

因為對他們來說,他們哪怕有田地,都過得比華夏的佃戶要來得辛苦。

現在這些高句麗本地的百姓,發現只要能找到人參,割取鹿茸,就能讓他們獲得遠遠超過耕種所帶來的利潤,他們怎麼可能不去。

畢竟他們發現市場上的糧食價格真的不高,自己想要買也都能買得到,而且這樣的環境也不是今年才開始的,而持續得相當的長久了,這就讓百姓們放心,絕對不會出什麼事。

百姓的目光能夠計劃一年就很不錯了,超過一年的計劃,百姓們根本就做不了。

至於三十年以上的房貸什麼的,只能說,你要確保這輩子不會出現任何的風險,否則只要一出現,你上半生的努力基本就都打水漂了。

所以,以大行城這可以說是現在高句麗最富有的城市為核心,周邊種田的百姓已越來越少,但高句麗本身卻絲毫都沒覺察到。

時間流逝,大唐的戰車,也隨著冬天到來開始重新啟動起來。比如房玄齡原本還因為母憂罷職,但李世民很快便在十月份時奪情讓房玄齡恢復本職,並且有意的給房玄齡安排各路副手,讓房玄齡開始接管整個朝廷的政務。

李世民需要確保在自己離開長安後,房玄齡能維持住整個長安的穩定。

說實話,現在整個大唐能做到這一點的,除了李世民以外,唯一剩下來的就是房玄齡了。

因為整個大唐的官僚機構都房玄齡一手打造出來的,也就只有房玄齡在這後方壓著,才能讓李世民可以完全的放心,前去討伐高句麗。

只不過,房玄齡在上班後,很快便發現李世民對高句麗的關注,房玄齡馬上便找上杜如晦,直接了當道:“聖人準備北伐高句麗?”杜如晦清楚,自己的老搭檔那是真的在幹活了。

只要房玄齡幹活,那透過物資排程,就能很快就發現李世民已經逐漸向討伐高句麗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