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謹小慎微(今天一更)(第1/3頁)
章節報錯
蔡國始封之君為周武王之弟蔡叔度。蔡叔度在周武王去世後選擇跟隨武庚反叛,被周公放逐於郭鄰。蔡叔度死後,周公旦封其子蔡仲(名胡)於蔡(今河南上蔡縣),重建蔡國。
“你的意思是,要將承乾流放?”李世民看著李泰,目光中卻頗帶著幾分審視。
而李泰看著李世民看向自己的目光,只一臉擔心道,“兄長向來自視甚高,若只將他簡單流放,縱然保下一條命,怕也是心懷幽愁,難以自解,日積月累,不得長壽。
但若能給他一點小小希望,那想來兄長肯定願意好好活下去。”
李泰做出一副為了李承乾深深考慮的樣子,卻也沒再多說什麼了。
畢竟這件事,自己若說得多了,哪怕李世民理智上會覺得自己的說得沒錯,但若太積極了,李世民怕不是會以為自己想快點處理掉太子的事,然後自己當太子呢。
所以,李泰對這件事的推動倒也不怎麼的主動。
因為不論怎麼說,這都是要等到李世績他們把李佑給押回來,才會正式開始清算。
畢竟一月之內兩名皇子跳出來反叛,對大唐來說也算奇聞一件,以後更值得在史書上大書特書的!
這段時間,李泰相信李世民的心情絕對不會好到哪裡去。
所以,還是別多做什麼不必要的事,快點抓緊把長安到洛陽的馳道給修建起來,其他的事再說。
越在這時候,越不能把自己的尾巴給翹起來啊。
閻婉倒還相當擔心的看著李泰和李世民回到了立政殿,才是鬆了一口氣。
哪怕知道李世民再怎麼樣也不會殺了李泰,但看李泰跟著李世民一起出去,閻婉或多或少,還是有一些的擔心的。
李泰與閻婉便準備告辭,這時候的李世民開口道,
“你的魏王府遭受了侯君集所率叛軍的毀壞,裡面亭臺樓閣,圍牆崗哨倒破壞了不少。
這幾天便是先搬到宮裡面來,我看就住武德殿吧!”
“這……”李泰與閻婉兩人的臉上都帶著幾分的遲疑,都在疑惑要不要答應下來。
武德殿在太極宮以東,再往東才是太子所住的東宮,本身就是親近的一種表現。
而更重要得是歷史上,當年隋文帝楊堅是在武德殿廢黜了太子楊勇,唐高祖讓李元吉入住武德殿也是為了制衡入住承乾殿的李世民。
某種程度上來說,武德殿具有相當明顯的政治意義,要麼是東宮第二,要麼是制衡太子。
但不論怎麼說,這件事情被朝臣們知道了,怕是誰也不知道會怎麼樣議論。
畢竟隨著李承乾徹底倒臺,自己是最有可能成為太子的人。
但可能成為太子跟會成為太子是兩回事,在這樣的情況下,李世民讓自己居住在武德殿,這本身就是種明顯的政治舉動。
“青雀,你跟婉兒便是依照伱阿耶的意思住下來吧!”長孫皇后開口道,“這幾天我頗是心緒不寧的,讓婉兒時長過來陪陪我,我也能安穩不少。”
長孫皇后看出了李泰心中的忌憚,但正是因為如此長孫皇后才會讓李泰留下來。
長孫皇后知道,這個時候莫要看李世民彷彿並沒有因為李承乾的叛亂而失去理智,但實際上心中卻多少有了幾分敏感,畢竟連李承乾都會叛亂,這對李世民的打擊是很大的。
李泰見到了長孫皇后都這麼說,倒也不再拒絕李世民的話語,對李世民行禮道,
“青雀謝阿耶賞賜,等到魏王府修繕完畢,青雀便會立刻搬出去的。”
李世民看到李泰這般說,想對李泰說實際上你沒必要這麼著急的搬出去的,怎麼也要等到這件事情徹底的穩定下來,不會對整個朝堂造成什麼影響再說。
但現在的話,李世民不想再多說什麼,只是對李泰揮揮手道,“夜深了,休息去吧!”
李泰與閻婉兩人倒也不多話,便先在武德殿居住了下來。
而長孫皇后不由轉過頭略帶幾分疑惑道:“你怎麼會這時候想到讓青雀居住武德殿?”
“青雀給了一個讓承乾活下去的辦法!”李世民沉聲道,“雖然操作起來略微有些難度,但至少有例可依,朝臣們縱然有所不滿,但真的細說起來,也是唯一的辦法了。”
“什麼辦法?”長孫皇后聽到李世民的話,頗為急切的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