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要命的茶(第3/3頁)
章節報錯
但就現實意義來說,這件事的成功,足以讓遊牧民族不再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
當週圍的遊牧民族在自己等人的教化下,真的能修建起城牆,開墾起牧場,讓它們不再追逐水草而居,這對華夏對異族的教化幾乎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畢竟大唐不怕這些異族建立城池,怕得就是他們居無定所的逐水而居。
王玄策沒想到,這步是由自己來完成的。
正因為見到這種可能在自己的手中有極大實現可能,這讓王玄策與周圍異族間的關係變得極其的友善。
因為這些人在王玄策的眼中已經不再是不能被華夏文明所同化的異族了,而是看著他們有些像是那些在華夏南邊地區生活的蠻人,能被華夏體系所吸納的蠻人。
更重要得是,這些以吐谷渾族為首的各種羌族,也都願意接受與大唐的交易交流。
這就是當初李靖從正面把吐谷渾打敗,然後王玄策又帶學府兵去一一拜訪他們的作用了。
這樣的情況下,弱者接受強者的文明本身就是理所當然的事。
更不要說大唐在七世紀絕對算得上是世界燈塔,此刻更能讓他們沐浴在文明光輝中。
甚至王玄策也是自己剛剛驗證出來,這條路能在這青藏高原上生存下來,所以還沒有主動去推動這一件事。
但周圍部落見到大唐的牛馬在大非川裡面放牧,每年也不見這些牛羊遷徙,居然依舊生長得膘肥體壯,甚至過了冬都不見這些牛馬掉膘,這誰不好奇!
紛紛開始主動的探尋起這裡面的秘密來,畢竟對他們來說,這可是了不得的技術啊!
王玄策還沒推動這件事,主要是因為這技術需要朝廷同意要不要傳播出去。
當然另外一點便是,就算自己想要傳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自己還缺少人才。
畢竟自己養活一個牧場這對應的技術人才都有些捉襟見肘了,想在整個青海傳播,說實話,到底需要多少的人才,反正王玄策自己也不清楚,所以就算想主動推動也是有心無力。
在王玄策思索時,薛仁貴回來了。
薛仁貴看著西海郡熱鬧的景象,開口道,“這裡越來越是熱鬧了。”
“也就現在熱鬧,等到進入到冬季後,整個西海郡怕是又只剩下我們了!”王玄策道。
“今天吃什麼?”薛仁貴想到去年冬日訓練的場景也忍不住哆嗦,便對王玄策道。
“是吃煮牛肉還是煮羊肉?”王玄策看著薛仁貴詢問道。
自從在這邊待久了,朝廷的禁牛令在這裡幾乎沒有作用。
因為這裡的牛都是牧牛就沒耕牛的,吃了也就吃了,朝廷的法令也管不到這邊來。
當然,最重要得是這裡的牛基本上都是成批次的出事故,自己不吃那就浪費了啊!
“除了牛肉和羊肉,就沒有點別的東西嗎?”薛仁貴摸了摸下巴,道,
“不是吃煮牛肉,就是吃烤牛肉,不是吃煮羊肉,就是吃烤羊肉,真不是人待的。
我感覺學府兵們都有些長膘了,當初在長安都沒這麼好的伙食啊!”
“你也別得意,也就這些天周圍部族願意用牲畜交換生活資源才能讓學府兵敞開了吃。
真等到冬季,你們能每天喝上一羊湯,怕就美死了!”
王玄策看著薛仁貴吃膩了的樣子吐槽了一句,這也就是在這裡,若是在長安,就算是達官貴人也未必能這麼吃啊!
薛仁貴聽到王玄策的話笑了笑,不過神色卻嚴肅起來,道,
“比較起吃肉,倒是茶有送來嗎?沒這東西,在這地真是一天都活不下去啊!”
“聽杜別架說魏王在擴建茶園了,我想應該快了吧!”王玄策也不確定的回答道。
不過魏王弄物資向來靠譜,既然杜別架說在弄了,那自己等人所需要的茶應該就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