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現在要做得是不是遮住耳朵,轉身就走,然後宣佈李泰是道敵!

但真正的求道意志,卻讓潘師留下來,因為他是真的想要得道。

李泰的學說雖充滿各種歪門邪道,但卻有著別樣的魅力,讓潘師正想要繼續聽講。

“經過去偽存真,經過格物致知,那麼到了第三點,就是三生萬物!”李泰從容道:

“經過,數學的印證,經過了探查事物的本質,那我們自然就不能再孤立的看著事物。

因為事物是不斷發展的,一生二,二生三,三三生萬物。

當我們不以發展的眼觀看事物,而是以靜止的目光看事物時,那不斷發展的大道,必然會離我們越來越遠,不會停下來等人!”

“不僅是老子,就算莊子,也曾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也!’”潘師正感嘆道,“這並不是勸說世人不得道,而是勸人別被自身所侷限。

因為受到侷限的人,是追不上不斷發展的大道的。”

“原來是這意思!”李泰聽到潘師正的話不由恍然大悟,說實話,李泰也不懂。

不過,李泰說道,“這就是我想要說的第四點。

我一直以為莊子是勸說人不要去追求知識。

因為知識是無涯的,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很危險的。

但如果脫離人這概念呢,以華夏整個民族去追求那些被證明的大道呢?

是不是就是以無涯追無涯,這是否就是種能接近道的辦法!”

“以無涯而追無涯?”聽到李泰的說法,潘師正帶著幾分愕然。

“嗯!”李泰說道,“我第四點的核心,便是傳承與證道!

因為道唯一,但道又化身千萬,成為一直存在的真理。

那我們是不是能先證明基礎之道的存在,然後再用基礎之道去驗證其他的道。

比如最簡單的便是勾股定理,勾三股四弦五,可得直角三角形。

那我們是不是能用作圖,畫出以其為邊的方形,看看勾三股四所組成的方形面積,是不是等於弦五的方形面積。

然後是不是能從勾三股四弦五能成直角三角形,是不是能印證勾平方加股平方可得弦平方,從而證明直角三角形。

再回歸,以後是不是就能用這辦法證明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這是不是就是定理。

若這是不可變的定理,那是不是能證明它就是道的億萬分支之一的化身之一。

然後,我們人類中不斷有精英能夠尋找大道分支,讓我們百姓不斷的近道。

一直到某一天尋找到道的所有分支,幫助我們人類拼湊出大道的模樣,然後再出現一個前所未有的精英,他能統籌所有知識,從而真正的幫助人類完成從近道到成道的跨越!

這便是我對證道,甚至成道的妄想!還請潘真人指正!”

潘真人瞪大了眼睛,他感覺自己智慧開悟,境界提升,身體飄飄欲仙,腦袋空空如也。

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