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如何去得道!”潘師正聽到李泰的話,不由被帶起幾分好奇,便是問道。

“首先第一點,去偽存真!”李泰道,

“想要得道,先得證道,若是偽道,繼續強求,那自然是南轅北轍,一開始便是錯了!”

“如何證道!”聽到李泰這般的話語,潘師正不由坐了下來,繼續詢問。

“數學!”李泰看著潘師正認真的說道。

“數學?嗯……”潘師正聽到李泰的話,先是有幾分愕然,繼而不由沉思起來。

李泰繼續道:“老子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所以,當天下真經偽經相互雜亂,我等平凡之人分不出真假。

但是當真經只能靠辯論進行爭辯時,那所謂真假本身難道還重要嗎?

為什麼不會都是假的!

但只有數學,不論你進行怎麼樣的辯論,真真假假卻是一目瞭然,一加一終究等於二。”

潘師正聽到這話,張了張嘴,不過最終也沒有跟著李泰爭辯什麼。

因為好像也沒有什麼好爭辯的,因為數學好像真就是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一目瞭然。

至少對於絕大多數的智者來說,推算出數學結論有些難,但證明對錯絕大多人只要學過方法,那就能證明結果。

“第二點,應該算格物致知!”潘師正聽到李泰的話,微微皺眉,“這好像是儒家學說。”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畢竟我也找不出比這更合適的詞!”李泰坦然承認自身學識不足,繼續說道,

“最簡單的,就是五行學說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為構成世界的五種物質,五行相生相剋。

那我想問得就是其中的火,到底只是個事物變化過程,還是真實存在的物質!”

聽到李泰的話,潘師正不由瞪大了眼睛,雖然五行學說在漢朝後,基本上沒什麼人再提。

畢竟五胡亂華斷了相當多的傳承,但並不是五行學沒了,而是更進一步融入華夏民族。

別得不說,中醫體系,便是藉助了五行學說的理論,甚至連董仲舒弄君權神授和天人感應之類的東西時,也吸收了儒家學說。

結果李泰一開口,便是要挖道家根基。

“越王,五行學說自古有之,而且這火,我們能看得見的啊!”

潘師正覺得自己要糾正李泰心中的謬論。

畢竟若火是不存在的,潘師正感覺整個道教怕是會坍塌掉大半。

“我知道!”李泰點頭道,“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會不會正是因為我們人有眼睛,所以被這火焰的顏色所欺騙。

否則其他四種,金木水土,可稱量,能感觸,能以數學計算其量。

但唯有火,無法用數學計算其數目,而凡是不能用數學計算的東西,我覺得都需要對它的存在表示懷疑。

因為我的眼睛會欺騙我,我的耳朵會欺騙我,甚至我的感覺都會欺騙我。

但數學不會,不會就是不會!”

“其實數學會不會也騙了你!”潘師正聽到了李泰的話,心中忍不住的吐槽。

什麼道家真人,什麼道家大拿,在李泰的這些挖掘道教根基,但又邏輯自洽的理論面前,潘師正感覺修道什麼的好像也不是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