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州與勝州?”聽到這兩個州,李世民若有所思道,

“好像青雀要了這兩個州修建港口,這兩個碼頭都修建好了?連水道都暢通無阻?”

杜如晦聽到李世民的問話,馬上對李世民恭敬道:

“臣過去看過了,這兩個碼頭現在由農業學府出來的文科與數科的兩科學生暫時運營。

除了碼頭的建設以外,越王推出了統一度量衡的箱子,還給這些箱子配置了專門的馬車。

基本上這些箱子透過墨科發明出來的一種起重機器,將貨物放置在了指定的馬車上。

一輛接著一輛,這起重的機器整整到日落都沒停過。

而這些貨物不是在碼頭直接分散,而是會送到圍繞著碼頭修建的倉庫,然後再在這些倉庫中開啟貨物進行進一步分散。

這些倉庫的所在,附近都是有馬車行,牙行等等的一應配套設施,方便百姓衣食住行。

同時源州勝州那邊的碼頭貨倉,只要需要上船的,也都會提前數天放置好。

在船隻開船前,把這些貨物裝入到船中,可以說這一系列的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

當然最重要得是,這個月第一筆稅收已經讓民部戴胄派人去合算了!

不得不說,在修建起了港口後,讓那些世家大戶繳稅便得好說話多了!”

說實話,這種稅收新模式,李世民還真的是沒有見到過。

畢竟自古以來收稅要麼是農稅,要麼的是人頭稅,要麼是苛捐雜稅,像這種自己投入了基礎設施,然後收取過路費的,頂多也就是入城稅或者是城關稅。

像這種因為租用船隻與港口儲存貨物所交的儲存費與運輸費還真的是沒有見到過。

但見到有收入進來,李世民相當高興。

谷睧

嗯,李世民準備修建洛陽宮了,一直以來都在頭疼錢從哪裡來的問題。

但現在,錢不是來了嘛!

大唐都幹掉了東突厥了,難道還不允許繁忙了好些年的自己休息休息了!

當然,李世民到底還是智商線上的,他看著杜如晦,卻是神色嚴肅的說道:

“既然一切進展順利,那你這次回來遇到了什麼問題。”

“臣就是見到越王對兩個碼頭的安排後,卻才不得不回來。”杜如晦道,“聖人,我們手上的小吏人手不夠!”

“小吏不夠?”李世民聽到了杜如晦的話語愣了愣,有些沒反應過來。

而杜如晦道:“越王主建的兩個港口能夠正常的運轉,那是因為越王從農業學府中培養出來的專門用於算術與識字的人才,他們的存在才維持這兩個港口的正常運轉。

讓貨物從港口進入到輸送到源州所在倉庫甚至甚至不需要一天的時間。

但這種人才農業學府常見,可朝廷小吏身上卻並不常見。

首先識字與數學都有所掌握之人,在小吏之中不是沒有,但一個港口想要運轉至少需要百人以上,這樣缺口就大了。

再加上需要他們改變用舊的度量衡用新的度量衡,這就讓小吏的人數更少了!”

比較起工作本身把小吏的素質提高了,但實際上度量衡變化才是淘汰小吏的重要原因。

因為過去的度量衡,雖然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這標準非常模糊。

這點在用過去的徭役去施工時,杜如晦便覺察到了,也因為度量衡的模糊,讓徭役們在施工的時候時長出現差錯,效率上更是比高陵的徭役差得太多。

現在隨著漕運計劃的推行,杜如晦發現如果出現了度量衡上的問題,往往會出現大麻煩。

像那個純粹用老舊徭役搭建起來的碼頭,現在讓馬周派遣人員去返工。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碼頭的度量衡不同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