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誰家沒個好兒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子希聽到這話,甩了甩袖子佯怒道。
“這靠也不興,擦也不興。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個大人呢,說又說不得,打又打不得。”
四喜聽著這話,面色更綠了,拉著劉子希走到一旁。
“我的小祖宗誒,這話可不興說啊。”
劉子希由著四喜拉著他的手,回過頭望了望,他剛剛這波指桑罵槐方大人還是聽懂了,尷尬用袖子遮住口鼻咳嗽了幾聲。
經過了剛剛那些事,一時間大殿前鴉雀無聲,大家就這麼相安無事的過了一會,武官中也有人陸陸續續的過來了。
剛剛大放厥詞的方大人幾個此時都是眼觀鼻,鼻觀心的站在那塊,或者就是學著劉子希剛剛閉目養神的樣子。
別說還學的很像,打盹的樣子跟真的一樣,就差哈喇子流出來了。
別看他們剛剛在劉子希面前耀武揚威的樣子,真要到了這些五大三粗的武官面前,那都是隻敢告黑狀玩彈劾那一套。要是有人撐腰,他巴不得懟到你臉上來噴你一臉口水。
劉子希本來覺得自己來早了會有些難得等,不過現在看著這些來的早的文武大臣們互相寒暄,話裡藏刀。那可比前世看得電視劇還好看。
光是說這站位就有講究的,這誰跟誰站一塊,誰站前頭誰站後頭,誰和誰說話,說的什麼話,那可都是很大的學問。
這文武也不是楚河漢界劃得清清楚楚的,這大慶十多年過去了,這互為兒女親家的也多了起來。
實在想和文官攀關係,家裡又沒女兒的,就得跟信陽伯學一學了,高低也得拉著兒子去人宅子面前跪上一個禮拜,就為了拜個師。要跟著剛剛那位方大人讀書。
試想,哪個讀書人的夢想不是百般刁難之下還要拜自己為師?信陽伯當時做得多麼高調,每天在方大人家門口敲鑼打鼓的,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兒子是來求學的。
這些彎彎繞繞的關係,劉子希因為認識的人不多,所以也弄不了那麼清楚,不過他還是發現了一個規律,這地位越高的人,那都是越後面來的。
就比如秦望的父親,就屬於最後一批到的,這一踏入這塊地,那可謂是眾心捧月。
不是秦望自己不要臉誇自己,確實他老秦家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那是沒的說的,主要還是因為老秦相公,也就是秦望的爺爺。
那作為老秦相公真傳的秦相公,雖然表現得平平無奇,但只要他不是個大字不識一個的人,他隨便吟句詩,明天整個汴京都會說秦相公昨日“又出佳作”。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劉子希了,那會子他還沒被攪和進這些糟心事的時候,劉子希雖說在這些年輕仕子以及國子監裡被人推崇,但在文官集團裡面那是一點浪花都沒有的。
多的是人批鬥他的遣詞造句,或是意境不對勁,這件事情上劉子希也沒有去管,這些都是近千年時光沉澱留下的佳作。
他們要說不行,那就不行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事,誰能說明白呢。
說到他老秦家,雖說秦相公平平無奇,可這小秦相公也就是秦望那可就不得了了,家裡人不讓他這麼早參加科舉,說是等幾年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