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襄不想跟何苗打,靈帝死之前,他不想跟朝廷發生大規模的軍事衝突。

沒好處啊。

打薄了幽州的家底,消減了朝廷的兵力,只會便宜關東的世家。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他不想幹。

可俘虜與百姓的行進速度太慢了,他們不但有幾千人的傷員,還帶著太多的糧草輜重,眭固等人劫掠的戰利品以及朝歌的物資,數量很大,種類很多,非常值錢,即便有五萬大軍的守護和七萬人的運力,每日也只能行軍二三十里,至少需要十幾天才能脫離官軍的追索。

安平軍不得不留下斷後。

何苗率大軍從滎陽過敖倉,北渡黃河,一路急行,已經進入汲縣,距離朝歌不足七十里。

當年武王伐紂走的就是這條路線,這是要再打一次牧野之戰?

可劉襄並沒有野戰的想法,這次南下沒帶騎兵,除了斥候,軍中沒有多少馬匹,跟三倍兵力的敵人用步兵陣戰,傷亡小不了,他捨不得。

雖然看不起何苗,但河南尹的部隊不能小視,駐守在京城周邊的軍隊,兵員素質不好說,但軍械肯定是極為優良的,跟他們野戰就得做好被打個滿頭包的準備。

漢軍在汲縣修整,周倉所部在圍困湯陰,安平軍在朝歌籌劃守城。鹿場山以南地勢開闊,沒有可以利用的地形,半路伏擊難以實現。除了加派斥候,募集守城物資以外,還拘押了全城計程車族大戶,強徵了所有的青壯。

這些人沒有心向安平軍的,都得看住了,以防敵人玩一出裡應外合。

他只想在這裡拖住漢軍十幾天,然後就能突圍,在周倉所部的接應下,退入太行山脈。

劉襄既不想死戰,也沒想擊潰何苗,怎麼減少傷亡怎麼打。

無獨有偶,何苗也不想死戰,也想儲存實力。

他這次出兵,根本就不是來剿滅黑山黃巾的,黑山軍鬧了兩年多,可從來沒去過河南,跟他沒什麼關係。

他的目標是西園。

年初那會,他率兵剿滅了滎陽的賊寇,原是要調入中樞的,妹妹已經為他求了車騎將軍的職位。可是,劉宜程突然給陛下弄了八千人馬,其中三千多是北軍精銳,現在被陛下安置在西園之中,這是一股不能忽視的力量。

“想來也是奇怪,何遂高重組北軍兩年,戰力不如人意,劉宜程挑選出來一部分,拉出去就能大勝胡虜,轉了一圈就脫胎換骨了不成?可那些人的精氣神確實不一樣了,真真是奇哉怪也。”

何苗在靜室中打坐,卻總也靜不下心,更加想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他崇尚道家,曾在山中服餌修持,道號繁陽子,若不是那個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何進,他根本不想出仕。

“何遂高這蠢貨,非要倒向袁氏,那些世家子弟怎會看得起何家,不過是被人利用罷了。可憐小妹在深宮之中掙扎,被何遂高坑得舉步維艱。唉!俗塵凡事擾人心緒,如何才能成道?”何苗嘆息不已。

他原名叫做朱苗,幼時隨母親改嫁到了何家,何進雖說是他兄長,但沒有血脈親情,母親後來又生了小妹,這才是他的親人。

可無論怎樣,何家不能倒啊,得把西園裡的麻煩解決掉,否則,陛下就不需要南陽何氏了,這才是他們家的立足之本。

何遂高這個蠢貨!

孰重孰輕,如此分明,他卻是瞎了眼一般,真真是氣煞我也。

河南尹的部隊修整三日,繼續向北進軍。

安平軍在朝歌嚴陣以待,劉襄為了不被人認出來,整日帶著面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