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安平軍就有了兩套供糧系統,持續作戰的能力更進一步。

說完糧商的問題,劉襄又頭疼起了鑄幣這事,這麼長時間了,新幣仍然沒有讓他滿意的成果,而且銅礦的產量的也沒有提升多少,若想不被董胖子的劣幣收割,幽州必須在一年半之內,最少準備幾千萬錢的新幣,方便更換貨幣系統。

靈帝死後到董卓鑄造劣幣,只有六個月的時間視窗,把握不住這個時間,就得被人割肉,且後患無窮。

“田疇,命你兼任水衡都尉,下設鍾官、辨銅兩司,鑄幣工坊劃出將作監,獨立運作,田豫,命你兼任辨銅令史。”

水衡都尉是漢代負責鑄幣的官員,還有和少府一起管理皇帝私人府藏的權力。

劉襄只下設了鍾官、辨銅,鍾官是負責鑄造錢幣的,令史之位空懸,他命田疇傳令鑄幣匠人,鑄造出合格新幣者,升任鍾官令史。辨銅則是檢查錢幣質量的,其他權力沒有給。

處理完這些事情,已經到了正午,回後宅與甄姜、蔡琰告別,劉襄就帶著五百宿衛步卒南下太行山了。

這些時日,黑山軍的新卒在改編整訓,老兵在四處借糧,唯獨放過了河間國不入,還故意傳流言,說河間是聖人故居,賊兵不敢入,主要是怕把靈帝惹毛了,現在可沒有張角三兄弟做擋箭牌。

冀州河間國是靈帝的老家,他陸陸續續在這裡買了很多田產, 最近還在擴建祖宅。劉襄也是服了,靈帝劉宏就像是在洛陽做高管,賺錢回鄉下老家蓋房置地的打工皇帝一樣,腦回路真是清奇,不知道怎麼想的?

想給親生父親和兄弟謀福利,直接封官進爵不就完事了,親自下場摟錢,然後在家鄉買地蓋房子,這是一般人能幹出來的事嗎?

劉襄原以為他是用這個為藉口,遮掩在西園建軍的動作,結果自己給他提供了軍隊,這傢伙在河間買地蓋房子的動作也沒停。

看樣子自己錯了,這人是在真心實意的為親生父親謀福利。

真?孝子!

怪不得死後的諡號是孝靈皇帝。

除了河間之外,只有鉅鹿太守郭典能夠護住領地,這人是個能打的,也跟黑山軍有交情,私下裡也有些商業往來。

郭典這些年立了不少功勳,可惜家族力量有限,已經無法支撐他再向上一步了,所以安安心心的待在鉅鹿養老,誰也調不動他。

冀州刺史王芬氣得要死,唯一一支能打的部隊,根本就不鳥他,黑山黃巾跟逛後花園一樣自由來去,完全沒有顧慮。

不多的幾場戰鬥,還是他們自己打自己。

詔安的計策遲遲不見效果,許子遠杳無音訊,跟消失了一樣。前些時日倒是發過信件報捷,可這是成功的樣子嗎?該借的糧食一斛也沒少,該打劫的運糧隊一個也沒放過。

反倒是自己放鬆了警惕,損失極大,今年上繳的賦稅根本湊不齊。

所以,到底是誰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