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襄帶來長安的雲帆營,算上補給船,將近六百艘,在昆明池繳獲了艨艟、哨船四百餘艘,又徵集了民間貨運大船兩百艘。

一千兩百多艘大小船隻組成的船隊,沿著渭水,排出去三十多里。

千帆競張,藉助南風之力,逆渭水而行。

船隊裝載了中軍四營兵卒一萬七千人,戰馬、馱馬八百餘匹,弩車兩百輛,床弩一百架,投石車兩百輛,櫓車五十輛,加重壕橋四座,撞車兩架,糧草一萬八千石,箭矢三十萬支,弩槍兩萬支,石彈一萬枚。

中軍四營步卒攜帶強弩八千具,弓箭六千張。

隨軍將領有趙雲、黃忠、文聘、曹性、高順,還有護衛安全的典韋、史阿。

當然,兩個散騎常侍:曹昂、孫策,也是時刻跟在身邊的。

兩個十八歲的孩子,正是熱血上頭的年紀,要隨著他們的偶像:大司馬、驃騎大將軍劉襄,建功立業。特別是孫策,一路都在叫囂,要跟馬超好好的幹一架。

船隊還有水軍兩萬人,但劉襄不需要他們攻城,協助建立河灘陣地,卸下補給之後,水軍便會返回,負責運送第二批物資。

長安到冀縣的渭水河道有八百里,船隊以每天百餘里的速度前行,在陳倉稍作補給,穿越隴山,進入涼州漢陽郡的地界。

途經上邽、望垣兩城,毫不停留,槳手發力,整支船隊加速向前。

自長安起行,七天後的正午之時,趕到了冀縣河段。

果然如劉襄所料,馬騰沒有在河邊戒備,估計注意力全在祁山道和隴關兩處。

他心中高興,大聲下令:「戰船戒備,小船掩護,補給船衝灘,護軍營、陷陣營,速速上岸集結,建立灘頭陣地。」

槳帆戰船在上下游戒備,艨艟、哨船靠近河邊掩護,五百餘艘補給大船直接衝灘,搭板放下,甲士躍入齊腰身的水中,快速搶佔河灘。

弩手在船頭建立弩陣,防備敵軍突然襲擊。

一刻鐘,九千五百甲士在渭水南岸立了三座方陣,掩護身後蔓延十里的登陸場地。

半個時辰之後,中軍一萬七千人全員登陸,陣地向前推進了三里,冀縣城牆上的守軍越來越多。

攻城器械在小船的運送之下,也陸續送上河岸。

沒有起重機,只能用絞索下放,時間耽誤了不少,宿衛已經擊殺了一百多個前來打探的斥候,不能給馬騰太多的準備時間。

用時六刻,兵馬、器械全部登陸,劉襄對於這個速度不太滿意,雖然命令大船衝灘,可還是花了一個半小時才完成初步登陸,後續的補給還沒卸完。

不過馬騰始終沒有派兵來攻,估計是還沒聚攏兵力吧?畢竟是反賊,兵卒素質不會太高,還有兩刻鐘才到一個時辰,聚不齊兵馬也是有可能的。

「太史慈,你率水軍作為後陣,繼續解除安裝補給,中軍各部,隨我攻城。」

冀縣縣城距離河岸大概六里地,是個周長四、五里的小城,護城河聯通渭水,寬六米左右,中軍士卒推著櫓車、壕橋,拉著弩車、單梢砲車,直趨北門。

從船隊靠岸到兵臨城下,總共用了一個時辰的時間,馬騰急得心頭冒火。

他之前剛接到上邽守軍快馬傳信,說是有個大船隊透過渭水河谷,來到渭南地界,還在猜測是誰家的商隊之時。

斥候來報,有大軍在河邊登陸。

這是要做甚?

他原本不以為意,區區幾條木船,能拉多少兵馬?在船上一晃盪,手腳發軟的兵卒還能使得動刀子?殺得了人?本將策馬一衝,都給他們趕到河裡喂王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