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是個極其厲害的人物,有詩為贊:

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

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

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

可惜身先喪,中原棟樑傾。

又有人說:奉孝不死,孔明不出。

這些當然是吹捧。

但也能從側面展現了郭奉孝的風采。

漢末三國,名臣猛將如天上繁星,他便是最璀璨的那幾顆之一。

劉襄是在東廊的偏殿接見的郭嘉,他有些瘦削,瓜子臉,面頰少肉,顯得顴骨有點高,跟自己一樣只留了上唇的鬍子,沒在下頜蓄鬚。

將將七尺出頭,身上的衣袍比較寬鬆,有種曠蕩的感覺,也可能就是追求的這種風格,衣帶當風嘛。

一股子酒味,仔細觀瞧,還能在衣襟上看見酒漬。

是想用失禮的行為,考驗一下自己的心胸?

要不然誰會在主動求見的時候,先喝一頓再來。

在漢代,禮儀和品德可是掛鉤的,失禮就是失德,會被人鄙視,還有可能獲罪。

君前失儀,罪名不小,雖然自己還不是皇帝,但用這個罪名懲罰一下郭嘉,沒人會為他叫屈。

“將軍莫怪,來時的路上看見一家酒舍,正有新酒售賣,是用葡萄釀的,吾還沒喝過葡萄釀,一時沒忍住,淺嘗了兩口。”

郭嘉解釋了一句喝酒的事情,意猶未盡的回味道:“別有滋味,當真好酒!”

一副還想回去喝點的意思。

這解釋還不如不說呢,你就算是想考驗一下我,也不用做的這麼真實吧?

太不著調了。

看著面色泛紅,明顯喝了不少的郭奉孝,劉襄哭笑不得,忍著翻白眼的衝動,決定陪他演一演主君心胸大度的戲碼:“那酒鋪是我開的,生意怎麼樣?”

“高朋滿座,生意興隆!”郭嘉在那喝得很嗨皮,就差伸著大拇指誇讚了。

“用的是幷州的葡萄,味道還是差一些,西域的葡萄酒更好,善醉易醒,酒中珍品。”

西漢的時候就有葡萄酒了,又名蒲桃酒,是從西域傳過來的,一直到東漢,葡萄酒都是奢侈品,價格昂貴。

孟達他爹孟陀,就是用一斛葡萄酒行賄,換到了涼州刺史的官職。

由此可見這酒的珍貴。

但劉襄賣葡萄酒不全是為了賺錢,幷州山多地少,他讓百姓在山地開了很多果園,要是隻賣鮮果,能坑死那些小老百姓,他的目的是用果子釀酒。

不但有葡萄酒,還有蘋果酒,杏子酒,以及多種果子釀造的百果酒。

漢人極為好酒,主流的酒水是用稻米釀造的米酒,非常耗費糧食,可嚴令禁酒,只能是一時之計,時間長了,必然私釀氾濫。

堵不如疏啊,所以他想用果酒代替米酒,降低糧食消耗。

葡萄酒一上市,立刻就風靡全境,可惜其他果酒的銷售不太好,沒有甘油勾兌,過於酸澀,不和漢人口味。

大漢這幫子酒鬼,喜歡喝甜酒。

但也不能說賣不出去,因為這幾年一直在禁止用糧食釀酒,米酒稀缺,價格翻著倍的往上漲,葡萄酒雖然大量上市,可價格也比米酒昂貴,那些缺錢的老酒鬼,上了酒癮的時候,只能買一些便宜的果酒解解饞。

郭嘉喝成這樣,談不了正事,他今天估計也沒想談正事,不如向這個酒鬼做一下市場調查。

“奉孝喝過其他果酒嗎?”

“嘗過,又酸又澀,難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