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縣到開陽,沿沂水行軍,一百七十里就到。

騎兵兩天就走完了全程。

而此時的王氏家主王融,覺得大事不妙。

王融沒出仕,他是青州刺史王仁之子,臥冰求鯉的王祥是他的長子,王覽是他的次子,東晉開國元勳王導是他曾孫,王羲之是他玄孫。

他前些時日,聯絡了幾個家族,要響應袁本初北上的戰略,起兵奪回琅琊郡。他們家的田地很多,部曲也很多,劉賊一來,田就被買走了,那是買嗎?那是強搶。

這,強盜啊!

部曲也給解散了。

還好,其中的忠義之人很多,那些部曲、個戶,大多念著祖輩的恩情,還認他這個家主,費了很大的心力,終於聚起了不少人手。

劉賊還組建了什麼民團,這下子,兵器的問題也解決了。

愚蠢短智之輩而已。

跟他一樣被搶的家族有很多,可惜,能鼓起勇氣反抗的沒幾個,真是懦弱。

他恨其不爭,要不然還能聚起更多兵馬。

原本計劃挺好的,袁紹的兵馬已經到了東海,還說服了東海黃巾渠帥石大龍。

趁著劉賊的主力在沛國作戰,三路合力,勝算極高。

他只需要攻佔開陽,斷敵後路,袁本初的大軍就能趁機打敗東海的敵人。

可誰能料到形勢急轉而下,袁紹兩路皆敗,他準備多日,已露出痕跡,難以繼續遮掩,開弓沒有回頭箭啊,不反也得反了。

人馬很順利的齊聚開陽,還沒等他高興,城中內應就被剿滅了,守軍甲冑齊全得不像話,哪有全員著甲的軍隊?你們是皇帝身邊的虎賁還是羽林?

試著一攻城,他的心啊,跟泡在冰水裡一般。

好多的強弩,他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的弩。

如飛蝗一般撲面而來,別說攻城了,連填河都做不到。

此地不可久留!

明顯打不過,想撤怕是也撤不了,得想辦法脫身了。

他倒是可以快馬而走,但是族裡怎麼辦?家中還有兩個小兒,大的才八歲,造反是要抄家滅族的。

他把三個弟弟召來身邊,愁苦的說道:“袁本初已敗,城中內應皆死,守軍戰力強悍,開陽拿不下來了,跟郯縣的黃巾軍南北呼應的戰略落空。

如今得想辦法保全家族,你們三個趁夜出營,回返家中,帶族人南下避禍,不要走水路,從泰山往魯國走。”

“兄長,那你呢?”

“別擔心,吾在此地拖延幾天,隨後就跟你們匯合。”

不拖延些時日,族裡的老弱婦孺,怎能走得脫?只是能拖延多久,心中實在沒什麼底氣。

希望郯縣的黃巾軍能多守幾天吧,見識到開陽的守軍,他已經不在抱著戰勝劉賊的心思了。

他甚至都做好了戰死在這裡的覺悟。

為您提供大神釜中囚的三國:我被黃巾裹挾了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四百一十二章 琅琊王氏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