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兄弟打著趁夜脫身的主意,可惜,劉襄正在十里之外歇馬。

這是回軍的第三天,昨天夜裡騎兵就趕到了開陽附近,只是長途跋涉,人困馬乏,不適合作戰。

王融早上試探攻城的時候,劉襄就在幾里之外觀察著他們。

五六萬人,身穿短褐,腳踩草鞋,拿著長矛、木盾、戰刀、飛梭,都是民團的武器配置,真的很像底層百姓反抗暴政。

可他們在為世家大族作戰,為了成為那些貴人的奴隸,向分給他們田地,廢除苛捐雜稅,想讓他們過好日子的人,發起進攻,捨生忘死。

該憤怒嗎?

他只覺得悲哀。

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說呢,哀其不幸嗎?劉襄放下望遠鏡,耷拉著肩膀,一句話都不想說,心裡堵的慌。

自己對他們,仁至義盡了,就這麼喜歡做別人的奴才嗎?五六萬青壯啊,整個琅琊郡加起來都沒有這麼多壯丁吧?

肯定有很多很多的人,是從外地趕來的,長途跋涉過來造反,想要斷他的後路,置他於死地。

好啊,非常好,真他孃的好!

劉襄沉默著,一句話都不想說。

崔奕卻出離的憤怒了,咬牙切齒的怒吼了一聲:“混賬,一群忘恩負義的東西,統統該死!”

嚴綱也是陰沉著臉,眼中殺氣騰騰。

他們兩個是底層出身,清楚的知道,主公這些年分田減稅,都是照顧百姓的仁政。

原來那些背了幾輩子的債務,飯都吃不上,活得跟餓死鬼一樣的底層小民,現在能過上吃飽穿暖,有田有屋的好日子。

這都是主公從世家豪強那裡搶過來,分給他們的。

可那些進攻開陽的,一看衣著就知道,全是黔首小民,他們為了世家豪族,向己方抽刀子。

分不清好歹嗎?

忘恩負義!

豬狗不如!

劉能站在旁邊有點懵,他沒有望遠鏡,看不到敵軍的詳細情況,心裡非常疑惑。

這是怎麼了?

主公和崔、嚴兩位將軍的神色都不對,不就是來觀察敵情的嗎?雖然離得遠,看的不是很清楚,可沒破城啊。

他手搭涼棚,仔細觀瞧,確實沒破城。

但他不太敢問,三人明顯情緒不對,還是不要往刀尖上撞比較好。

造反的青壯在城下撞了個滿頭包,垂頭喪氣的收兵了,劉襄揮揮手,騎上赤菟,返回營地。

“著甲,出兵,逼降他們,如若不降,斬盡殺絕!”他懶得去想原因了,心累。

五六萬青壯而已,中軍步騎兩萬多,沒有失敗的可能。

七千騎兵浩浩蕩蕩的追到了敵軍營地,不多時,趙雲帶著射聲營和護軍營也到了,荀彧也在軍中,剛一見面就拱手認罪:

“啟稟主公,吾失察,致使王氏勾聯其餘家族,召集舊部,裹挾百姓,動盪州郡,此皆吾之罪也。”

“文若不必自責,賊人暗中勾聯,不知謀劃了多久,怪不著你。”劉襄沒有責怪荀彧的意思,他已經卸任青州刺史,地方上的事務,本就不該他來管。

要追責,也是現任青州刺史郭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