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與戰 戰則必敗(第2/2頁)
章節報錯
關中三輔被董卓牢牢把持,境內很亂,全是他麾下兵卒自己作的,不停的搜牢,百姓拼了命的想跑。
受益最大的成了孫堅和蘇固,人口暴增十幾萬,漢中、武都結盟,堅守大散關、褒斜道、子午道,董卓試著打了一次,沒成功,暫時相安無事。
涼州叛賊遍地,以馬騰、韓遂、王國三人的勢力最大,其餘還有十多股小勢力,亂的一塌糊塗。
老董的主力在弘農、河東,身邊只有呂布的萬餘幷州兵,兩萬長安守軍,以及長史劉艾的萬餘兵馬,加起來不到五萬。
別說征剿涼州和漢中了,他都擔心那些叛賊打過來呢。
而他的主力大軍情況不妙,去年黃河決口,李傕三人損失慘重,三萬大軍回到牛輔麾下不足萬人,加上樊稠所部,一共不到一萬五,又被白波軍追著打,河東郡治安邑縣城也丟了,只剩一萬冒頭的部隊,退到了東南角的蒲坂津。
白波軍沒追過來,否則他就得渡河撤到左馮翊。
段煨不用說,兵力本就弱小,只能看看大門。
董越悲催了,領著兩萬人頂在最前面,想著關東人幾十萬的軍隊,當真是欲哭無淚,但他很幸運,沒人來搭理他。
初平二年的春末,河南的各路諸侯都打累了,顯得有些乏力。
可劉襄沒覺得疲憊,器械打造完畢,開始全面攻城。
東、北、南圍三闕一,七梢砲拋射而出的五十斤石彈,怒吼著砸在城牆之上,崩起一片一片的碎石,井蘭上的弩手,精準的點射敢於反擊的守軍,與城下櫓車後面的弓弩手配合,壓制得守軍不敢抬頭。
壕橋架起,護城河被填出十幾道堤壩,雲梯搭上了城垛,甲士正源源不絕的衝上城垣,撞車撞得城門轟隆作響,轒轀車懟到了城牆根上,掩護城下的步卒利用飛梯登城。
大小投石機開始延伸攻擊,將石彈拋進城裡,試圖阻斷敵人後續的援兵登城。
中軍與左軍九千弩手,射術精湛,弩矢如雨,壓得城上難以反擊,輕車營的一百輛弩車開始改換攻城鑿,攻城鑿是加重弩槍,長約八尺,尖端為一尺多的破甲錐,杆身為硬木所制,重八斤半。
弩臂在令人牙酸的吱嘎聲中被拉滿,弩機砸下,攻城鑿攜帶巨力,一根根的釘在了城牆的牆面之上,夯土城牆被釘進去將近兩尺深,形成了一片能借力攀爬的階梯。
直接往上爬的很少,這是為了給爬飛梯登城計程車卒,提供騰挪的空間,防止守軍順著梯子澆熱油、金汁的時候,士卒只能等死。
齊備的甲冑與嚴格的訓練顯出了成效, 安平軍士卒衝擊的速度很快,登上城垣,以傷換命,只攻不守,仗著鐵甲護身,寧可挨對面幾下,也要殺死圍上來的敵人。
待衝出空間,立即結陣守住通道,人手一多,頂著守軍的刀劍向前,在弩手的配合下,殺散了一群又一群的守軍,清空了一段又一段的城牆。
這種不要命的打法,把原本士氣就低落的守軍,逼得連連後退。
敵人甲冑護身,砍一刀沒事,他回一刀,我就得死。
整個戰場都是這樣。
盧縣守軍計程車氣跌落到了谷底,士卒懼怕之心一起,後退的浪潮一來,城牆之上擁擠不堪。
前面的想逃跑,後面的支援不上去,燒火的踢翻了火堆,澆金汁的碰倒了大甕,使床弩的撞塌了弩架,用長兵封堵垛口的被擠得轉圜不開,乾脆拋了兵器隨著人群后退。
安平軍的悍卒怎會錯過這樣的機會,越發衝得兇狠,佔據的空間越來越大,衝上城垣的人手越來越多,守軍逃跑的越發慌亂。
兵敗如山倒!
鮑信看著衝進了城樓的甲士,哀嘆一聲,選擇投降。
輸給那位,不丟人。
驃騎大將軍一向愛民,也不用擔心他縱兵屠城,百姓的反抗意願也不高,鮑信下令投降,城裡也沒起什麼波瀾,更沒有巷戰抵抗的事情發生。
盧縣到手,深入兗州的補給線打通。
曹操接到盧縣被攻佔的訊息之時,正沿著汶水東進,眼見著就要到濟北國的邊界了。
急趕慢趕,還是沒能及時救援,他及其鬱悶。
繼續前進,跟劉宜程野戰?
怎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