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都來一起修河堤(第1/3頁)
章節報錯
荀諶出使的效果很好,袁紹被拍了一通馬屁,精神振奮,容光煥發,第二天就發文各處,宣佈自領車騎將軍,任命曹操代行奮威將軍,準備幹一番大事。
可惜,天不遂人願啊。
沒過幾天,橋瑁“縱兵”劫掠兗州各地,士人死傷無數,徹底激怒了張邈、劉岱等人,袁遺也不再相勸,任橋瑁百般狡辯,眾人一個字都不信。
小書亭
劉岱發難,當場將其擊殺,部曲也被順勢兼併,兗州刺史劉岱的實力大增,其餘各郡太守人人自危。
聯軍各部貌合神離,再難合力,袁紹被一盆冷水澆了個透心涼,討伐國賊,聚攏人望,入主中樞的希望破滅,每天的糧草消耗又沉甸甸的壓在心頭。
他指使袁遺“憤然”出走,退兵回到山陽郡,濟北相鮑信隨即率兵回到轄地。
其餘人見狀,也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討董聯盟宣告破產,歷時四個月,徹底解散。
劉襄接到詳細探報的時候,是四月底,二十萬民夫已經分段開始修繕河堤。
把聯軍解散的事情捋了一遍,他發現沮授的一個反間計就搞定了,荀彧後續的兩個謀劃好像沒什麼用的樣子。
單從軍事的角度來看,確實如此。
但是,作為一方諸侯,考慮事情就不能這麼淺顯了。
出使袁紹,緩和了與徐州的關係,為後續的外交操作鋪平了道路,對於挑撥河南軍閥內部爭鬥奠定了基礎。
劉襄一下子就想到了二袁爭霸。
袁紹跟袁術的恩怨,那是小孩沒娘,說來話長。
他們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但袁紹小時候是庶子,沒少受氣挨欺負。後來長大了一點,因為表現得乖巧聰慧,被過繼給了早逝的伯父一房,也成了繼承宗嗣的嫡子。
來之不易啊,他始終記得幼時的屈辱,發奮努力,結交人脈,終於成為了汝南袁氏新一代最出挑的人物。
而在袁術眼裡,袁紹不過是奴婢一般的低賤貨色,幼時被自己呼來喝去,想打就打,想罵就罵,任憑自己揉捏。
現在卻出了頭,遮掩了自己的名望,一提袁氏年輕一代,袁本初就繞不過去了。
這可不是出風頭的問題。
袁術沒那麼淺薄。
是袁紹擋了他的路了,人脈被分薄,仕途被阻礙,這可不行。袁家嫡子的眼裡只能是三公,必須是三公,可現在,他通往三公的路上,擋著一個人。
換了你,會高興嗎?
從小雄心壯志,要繼承父祖餘烈,登臨三公之位,實現袁家五世三公的佳話,袁公路廢了多少的心思,付出了怎樣的努力,只有他自己知道。
可前面始終擋著一個人。
這個人,叫袁紹,一個低賤的庶子。
所以袁紹必須死。
從小到大,他始終沒能弄死袁紹,也一直被袁紹掩蓋風頭,現在,人到中年,這事就成了心底的執念。
這兩個兄弟的恩怨,無解。
想挑撥他們的關係,太簡單了,只要給他們生存空間,他們自己就會鬥得你死我活。
出使袁紹可不是廢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