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封官晉爵(第1/2頁)
章節報錯
千農宴進行的很順利,雖然劉襄沒有裝得下幾千人的宮殿,只能露天置酒,燃火為席,他也只敬了眾人三杯。
但是,仍然將這幫鄉中的老人感動的熱淚盈眶,這是他們這輩子最榮耀的時刻,是他們尊崇的將軍給予的體面,他們能唸叨一輩子。
這些人會帶著尊榮回返鄉里,改換田土的阻力必然大減。
農事自有範賢去奔波,劉襄把注意力收回到了軍中,東西兩線的戰事基本結束,該封賞各部了。
他現在的軍職是鎮北將軍,文職是幽州牧,爵位是萬戶侯,屬下的官位就不能太高,校尉、都尉是主流,個別人可以到中郎將的級別。
若是封一堆將軍出來,那就是喧賓奪主了。
他翻著功曹記錄的軍功,想著怎麼任命各部將校,也在考慮趁此機會調整一下軍隊構成。
他的四位元從大將,崔奕在內,震懾中軍;閻柔在北,威懾胡虜;楊槯在東,鎮守關外;王興轉業,督導將作。
後期有不少的名將加入,並且嶄露頭角,但安平軍仍然以他們四人為尊,以後也需要他們領頭壓制新加入計程車族子弟。
世家、豪族,這是漢末三國繞不開的話題,劉襄不可能把他們都殺了,主要是惹不起。想對抗世家大族,必須得引入一部分力量,否則便是天下公敵,離死不遠了。
思考片刻,他對新任的秘書郎甄儼說道:
“記錄,崔奕鎮北將軍長史不變,兼領驍騎營諸事,晉爵為駟車庶長。”
“閻柔北中郎將不變,晉爵為大上造,撤銷護烏桓校尉部編制,原屬胡騎改組度遼營,由閻柔署理營中諸事,駐地雁門郡平城縣,節制長城防線各關塞,及烏桓、鮮卑、匈奴諸胡事。”
“楊槯遼東長史不變,晉爵左更,節制遼東、玄菟、樂浪三郡,及扶余、濊貊、沃沮、三韓等東夷諸事。”
“王興晉爵中更,署理將作監工坊、礦區諸事。”
“嚴綱提為偏將,晉爵右庶長,統領越騎營。”
“趙雲晉爵左庶長,統領宿衛,協助署理中軍諸事。”
“典韋升任奉車都尉,晉爵官大夫,統領宿衛甲士。”
“軻比能提為裨將,晉爵五大夫,統領胡騎營。”
“太史慈升任揚武校尉,晉爵公乘,署理雲帆營諸事。”
“關羽升任前軍校尉,進爵公乘,署理前軍諸事。”
“徐榮升任後軍校尉,進爵五大夫,署理後軍諸事。”
“榆關、盧龍塞、傂奚關、居庸關、紫荊關五關守軍,從三千人消減為兩千人,每關調出一千,再從黑山軍選拔五千人,打亂整編,重建左、右兩軍,軍官缺額由千牛備身補齊。調千牛衛軍司馬張遼為左軍都尉,調驍騎營軍司馬徐晃為右軍都尉。”
“分黑山軍四萬人組建幷州守備軍團,任命張郃為幷州刺史,進爵五大夫,兼管幷州軍團。”
“分黑山軍四萬人組建冀州守備軍團,周倉官復橫野校尉,晉爵不更,統領冀州軍團。”
“黑山軍其餘人等退役,安排去幷州各縣充任司煊隊員、賊曹吏使、鄉中游檄、鄉薔夫以及民兵隊正,秋收之後協助各縣官吏分田和組建民兵事宜。”
看過記錄,確認無誤,命謁者去各處傳令。
調整之後的軍制就形成了他親自統領的中軍,以及協助中軍作戰的前後左右四軍為機動兵力,其下是各個地方的守備軍團。
中軍士卒在前後左右四軍選拔,四軍士卒在守備軍團選拔,守備軍團計程車卒在民兵中招募的結構。
各軍待遇依次遞減,把好戰、善戰計程車卒選出來,既能保證中軍的戰力,又能方便自己節制軍隊。
《控衛在此》
劉襄麾下諸將只有額定的親衛,沒有私兵,怎麼調動部隊由他一言而決。以他在軍中的聲望和中軍的待遇,大部分士卒都會嚮往進入中軍效力,也能幫助他減少將領帶兵反叛的機率,至少能多出很多告密的。
八月底,董卓完成了贖身條件,劉襄也沒有失信,表面上兩軍繼續隔著界山對峙,但私底下都是各幹各的。
兩軍相安無事,費長房傻眼了,他本想挑撥涼州軍主從不和,以使軍中生亂,協助他心目中的真仙擊敗敵軍。結果計策才用了第一步,還沒等諸將互相猜忌呢,涼州人就敗了,被困在界山大營動彈不得,他的大功勞不翼而飛。
正在苦惱怎麼在亂軍之中安全脫身的時候,劉使君輕輕易易的就把涼州人放了。
這大人物的心思都這麼詭異的嗎?
當時涼州軍中計程車卒已經絕望了啊,只要繼續攻打,全殲敵軍不難。
這時候放人就是放虎歸山啊,肯定會被反咬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