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窯要提前出世了,他彷彿看到了金山銀海。

瓷器可是寶貝,特別是白瓷,大漢獨一家,這是壟斷的生意,能換來數不盡的財富。

單單瓷器的利潤就能養起一支大軍。

若能打通絲綢之路,再重新開拓海貿航線,光瓷器的利潤就能支撐一波全國性的大開發,或許還能推進大航海,大開拓時代的到來。

就算暫時只能內銷,劉襄的治下也會多出一個支柱性的產業。

這讓他不禁想到了肥皂,原本開玩笑一樣的“退瘟丹”,現在成為了幽州商業的支柱之一,而且體積小,價值高,方便運輸,是最受商隊追捧的緊俏商品。

家中子弟沒有大功勞的軍屬商隊,根本進不了貨,民間商人更是想都不要想!

因為要優先供給軍中,也沒有將製造規模擴充套件的太大,所以流入民間的並不多,價格居高不下。

《極靈混沌決》

當然,不會像剛出現的時候那樣,號稱百萬錢也不賣。現在,基本是一塊一千多錢。軍中採購一律三百錢一塊,兌換新幣之後是一百錢一塊。

工坊大概每天能出產三千多塊,最大的客戶就是軍隊,每天平均要採購兩千塊,利潤是五萬平安通寶,將近十五萬五銖錢。

剩下的一千多塊會以三百平安通寶的價格賣給軍屬商隊,利潤是四十萬平安通寶,五銖錢一百二十萬以上。

每年肥皂所獲的利潤超過五億五銖錢。

這還是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情況下,所獲得的收益。

無法大規模工業生產的時代,不能考慮普及大眾的問題,那不現實,油料的產量就能卡住大規模生產的上限。

主要是需要用到油料的地方太多了,總不能都用來生產清潔用品吧?

所以,肥皂工坊的規模並不大,是劉襄的私產,利潤的一成是宿衛的專屬福利,工人也在宿衛的家人中挑選,而一旦選入,就終身不能退出。

因為宿衛沒有退役只有戰死,戰死了也是記錄在名冊之內的,他們的家人仍舊是宿衛的軍屬,享受同等待遇。

至於受傷和年紀大了不能作戰的,門房、侍從、肥皂工坊等等等等,有得是地方安排他們。

自起兵開始的兩百“值日功曹”,到現在的一千宿衛,除了前期有一部分調出去領兵的,以及隨自己衝陣戰死的,剩下的大部分都留在了身邊。

劉襄習慣了他們在身邊,讓他覺得安心,死了、傷了、老了,我養你們。

其實人數並不多,不到一千兩百家,大部分的家人在肥皂工坊,其餘的就住在周邊。

他不準備再擴編宿衛了,五百騎士,五百甲士,一千人足夠保護自己,他還有三萬中軍,這都是他的直屬部隊。

如果算上革甲的話,披甲率超過了七成,如果只算鐵甲的話,披甲率也超過了三成,最重要的是,這是一支全員老兵的軍隊。

是他從無到有,一點一點組建起來,跟著他一戰又一戰打過來的軍隊。

全軍三萬兩千人,其中騎兵八千七百人。

這是他控制地盤的底氣。

而他的地盤已經可以算是幅員遼闊了吧?

大漢三州之地,鮮卑王廷所在之地,東鮮卑南部草原,高句麗全境,朝鮮半島全境。

人口將近大漢的六分之一、耕地佔比也差不多,礦產資源極其豐富,而且被探查出來的越來越多。

軍都、昌平兩縣的金礦,漁陽縣東北的銀鉛伴生礦,軍都山的銅礦,紅透山的銅金伴生礦,西山、土垠、西蓋馬、平城的煤礦,漁陽、涿郡、海陽、襄平、平郭的鐵礦,海陽、泉州、平郭、沓氏的海鹽,雁門郡鹽澤中的池鹽。

以及高品質的木材、陶土、石灰石、方解石、白雲石等等等等。

這些礦區以及所屬的工坊,全部收歸專營,幾十萬人為此忙碌。

長白山山脈、千山山脈、燕山山脈、太行山山脈、呂梁山山脈、陰山山脈,這些山脈都是他的實際佔領區,裡面蘊藏著數不盡的礦產,等著被發現、被開採。

他要守著這一切,觀望形勢,等待時機。